3)第401章 科学的力量_德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

  杨顺是拿过奖的人,并不看重这个,说道:“和平奖的含金量不怎么高,再说了还有我们国家医疗队的人竞争,他们得和平奖的几率更高。”

  辛笛坚持道:“再没含金量,也是个诺贝尔奖呀,提名也是实力的证明!甭管怎么说,我辛笛,也算得上光宗耀祖了,我对得起身上的小猪佩奇纹身!”

  他抬起胳膊,露出手臂肌肉上的粉红色小猪佩奇,另一只手将胸脯拍的砰砰响,大家掌声啪啪啪,送给社会人辛教授。

  众人笑不停,辛笛又说:“另外,我和老板都各自通过了国家杰青基金的项目申请。再熬个十年,我就是长江学者,老板就是院士,等我再熬到60岁之前,说不定也能当上院士。”

  其实两人功绩还是挺多的,但国内学术界就是要讲究个资历,就算再破格,杨顺也不好意思在30出头的年龄成为院士,还是普通教授,杰青,千人,长江学者,院士这么一路升级过来更加稳妥。

  而且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内最牛的奖项,平均获奖年龄超过80岁,杨顺虽然够格拿,但最好还是再等几年,到40岁左右,成为真正的学术霸主后,再拿下来,才显得更加稳重。

  “恭喜恭喜!”

  “过几年,咱们所里不是教授就是院士,牛呀。”

  “终于要熬出头来了,不容易!”

  好多研究员都挺羡慕的,像袁定洋他们,谁不想着当长江学者,院士?

  刚毕业的小硕小博,谁不想着评教授,拿国家杰青基金?

  在南山植化所还是有奔头的,机会真的很多。

  肖健羡慕极了:“我们不搞技术的,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辛笛说道:“别急,说不定以后你也有出名的机会。”

  “什么机会?”

  肖健随口问,他突然想起来什么,有点惊恐地摆手:“以身涉险打疫苗?唉唉,换成我,还真不敢。”

  其他人也有点怯意,不是每个人都敢不要命的。

  辛笛耸耸肩:“那你肯定默默无闻后半生了。”

  “读史可以明鉴,看看历史,就知道为什么我崇拜科学家,而且愿意从事科研了。”

  杨顺说道:“说个大家都知道的,国内陶琪敏教授打乙肝疫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在陶教授之前,国外几乎是用人命,而且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才硬生生堆出来这样一个乙肝疫苗。”

  布隆伯格是第一个发现乙肝抗原的人,获得诺奖。

  接着克鲁曼用大量智障儿童的血清来培养病毒,第一次制造出疫苗,打到另外身体健康的智障儿童身上,这个试验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医学界和卫生管理局没有反对,但克鲁曼备受社会学家,政府官员等人的质疑,当年舆论闹的很大。

  下一任继任者,默克公司的免疫学科学家莫里斯-希勒曼站出来接班,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