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题_62_穿成知青女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小子皮啥?乖乖呆家里陪你老太。”

  小孩子不干,左扭右扭想脱离魔爪跟上大部队,嘟嘟囔囔的反而被发现嘴巴里嗦着水果糖,一股苹果味。

  柳建国问是哪来的,小孩子说是漂亮姐姐给的。

  想想他孙子说的应该是刚才两人中那个白嫩小姑娘。

  他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平时能弄到白糖红糖给家里人冲水喝,像是这种清香无比的高级水果糖却是很难换到,关键是县里副食店都缺货。

  又听他娘在一旁问,“小姑娘看着没多大,文文静静像是能安生的,你今儿个咋忘记派人接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柳建国皱皱眉,每次来知青前队里都会接到通知,他咋会忘记接人,只不过安排的人没去罢了。

  想到村支书那边的人,不知轻重又总是自以为是的捣乱,真是头疼。

  又听老母亲说人是大队书记直接开拖拉机送到门口的,不由沉思两人的身份,心下记了一笔。

  队长家在村头,距离知青点要绕过村外一条路。

  好在帮忙的几个小伙子给力,抗包拿东西不在话下,江秋月只需挎着帆布包跟在后面。

  一路上遇到去送水的人,很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还有不远处劳作的农人,遥遥看过来一眼,大家都知道知青点来了新人。

  江秋月也在观察他们,不同于见过的大队书记几人和队长一家的穿着,普通人一般都逃不开蓝灰黑三色,衣服上好点的手肘肩膀巧妙地打上补丁,艰难一点的基本都是补丁落补丁洗的发白的样子。

  从京都到这里,她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贫困现象。

  怪不得以前听老人回忆旧时侯老是念叨那一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不过,如今初春已至,万物复苏,新绿的颜色早已蔓延在原野上和村庄里,处处生机,倒也不显得一片都是灰扑扑的。

  田野上一番热闹劳动的繁忙景象,知青点确实安安静静的,都下地挣工分去了。

  几间土胚房紧挨着耸立在村边小路旁,摇摇欲坠的像是随时要塌了,还好屋顶是土瓦而不是茅草,不然到冬天可怎么活。

  送他们来的小伙子手一指,告诉他们这里就是知青点,他们以后住的地方。

  江秋月和林文清对视一眼,再看看危房一样低矮老旧的土胚屋,无语凝噎。

  看队长家是青砖房还以为知青点至少也是砖造的,结果就这样。

  以两人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住这种房子简直难以想象。

  落差不要太大!

  她旁边是个穿夹克的男子,绿衬衫下边竟然配一条灰色喇叭裤,有点辣眼睛,不短的头发还抹着疑似发胶的东西,看上去油头粉面的。

  关键是他连旁边粗辫子姑娘的好看都没有,还很自我良好地在腿上瘫着一本诗集装逼。

  江秋月观察的目光太明显,她身旁的那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抬手的时候手肘碰到了她的胳膊,江秋月在油腻男察觉看过来之前转移视线。

  车厢内的布置比现代四个数字的火车还要简单,座椅、很小的桌子,车窗能打开,却没有窗帘。

  过道很窄,还有晚上车的人在找空位置放行李,乘客基本都是十七八左右的青少年们。

  火车匀速后有列车员过来这节车厢让关好窗,接下来检票。

  他们的位置靠近车门,列车员说完后不到一会儿就轮到他们,江秋月把代表身份的介绍信和车票一起递过去,看见身旁的人交上去的是个墨绿的小本本。

  江秋月看向他,正对上对方敏锐看过来的一双黝黑眸子。

  江秋月转回视线,本来以为对方跟她一样是上山下乡的知青,然而看证件类型,明显不是同一类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