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东方的故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一定的优化,满足的需求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况且俄国人还很厚道的表示,采购四个团奉送全套共产国际牵引车,今后弹药供应也没有任何问题。反正算是有售后三包。

  虽然俄国人的152榴射程比sfh18短了很多,也显得相对古老,但是该炮也不是没有优点,除了售后有保障之外,该炮战斗全重比sfh18轻了将近一半。对运输的压力相对小。而且苏联奉送的共产国际牵引车还是全履带的,比德国人的半履带牵引车越野性能还好不少。

  96门1910式152榴在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就全部到货,而且还留出了用于训练的时间,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中国炮兵进步飞快,尤其重要的是,在某仙人的指示下,远东红旗方面军囤积了大量的炮弹,保证只要南京方面打开钱匣子,立刻就包邮送货上门。

  后来果不其然。在淞沪会战中,的那点儿弹药储备消耗得飞快。关键时刻,符拉迪沃斯托克号散货轮运载了万余吨炮弹和子弹在红海军的护航下冒着极大的风险抵达连云港,然后通过铁路紧急运抵上海,极大地支援了淞沪会战。

  不光是海运,远东红旗方面军还利用刚刚大规模服役的里2运输机向国民政府运送军火和物资,尤其是珍贵的安布雷拉产的青霉素,这挽救了相当多战士的生命。

  在苏联的有力援助下,淞沪会战坚持了更久,六个月后,也就是1938年2月12日,当日本海军加强了海上封锁,将国民政府输血最重要的通路卡死之后,缺乏援助的这才败下阵来。跟历史上相比,损失相当,而战果却更大,累积击毙击伤敌寇十万余人。

  而且淞沪会战哪怕失败了,也让苏联看到了一种可能,利用中国战场牵制大量的日军,最好是将日军的主力完全陷进去。根据远东红旗方面军和苏联顾问团的反映,淞沪会战期间,日军累积从关东军抽掉了十万余人。如果中日之间的冲突全面爆发,以中国庞大的战略纵深,牵制百万日军应该不是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苏共中央做出了决定,应该加大对中国的援助,使中队战斗力变得更强,这完全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

  很快第二批援助就开始到位,请注意这一批就真心全都是无偿了援助了,其中包括20万支莫辛纳干,马克沁、dp27各两千挺,至于伊15和伊16也各援助了一百架。

  不光是提供援助,苏联方面还在认真考虑修筑从外蒙经内蒙抵达山西的铁路,希望将这条铁路打造成给中国输血的生命线。不过最终因为造价过高,以及南京方面的反对而落空。

  那么南京方面为什么会反对呢?原因很简单,相比日本人的威胁,南京方面更担心地方势力做大。老蒋很担心陕西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