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3 空军的问题(中)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靠性不是很好,对弹头击中目标的角度、度和目标材质要求比较高。当然,更关键是,这种高爆弹威力比较小,很难用少量的弹药摧毁敌机。

  而让李晓峰最不能接受的也是这一点,毫米机枪的威力还是太小了,与其在战争后期再换一次,不如一步到位。毫米级别的航空机枪,最好是装备2o毫米级别的航炮。

  而且李晓峰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规定这种新武器射不得低于15oorpm,重量不得大于1oo公斤。而就是这两个变态的要求让红军著名的武器设计师们愁了。

  比如红军历史上广泛使用的shvak2o毫米航炮,重量大约是45公斤左右,但是射却只有7oo到8oorpm的样子。而贝雷金在ub机枪上放大设计的b2o航炮重25公斤算是相当优秀,但是射也只有7oo到8oorpm,除非是两门并联才能满足李晓峰的要求。至于现在装在伊尔2上的vya航炮,威力是足够了x152弹,但是射完全不够。而且其后坐力实在太大,不适合战斗机和轰炸机使用。

  哪怕是仅仅赶上了二战尾巴的ns,也不能满足李晓峰变态要求,甚至是ns的改进版nr一样不达标。恐怕真正能让李晓峰满意的只有gsh了。

  为此,红军的轻武器设计师们是同李晓峰据理力争,纷纷强调某人的要求实在太变态,也根本没办法完成。但是李晓峰却不信这个邪,强硬的表态,这些技术指标必须被实现,不准有分毫的折扣!

  那么李晓峰为什么如此的强硬呢?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些设计师还窝在shkas和ub机枪的框框里打转转,以传统的自动原理,比如枪管短后座的方式,射根本就不可能上去。

  要想提高射,就必须从根子上想办法,比如用加特林或者加斯特原理。而这两者根本就不是啥大问题,前者已经通过ak63o在红海军服役,而后者德国人也先拔头筹。只要这些设计师打开眼界,设计出让李晓峰满意的武器根本不是啥大问题。

  恐怕这些设计师不愿意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觉得传统自动方式的航炮就能满足要求,并不要大动干戈的另起炉灶。可惜的是,他们撞上了李晓峰,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

  很快,设计师们就基于加特林和加斯特两种原理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射最慢的也在12oorpm左右。反正射已经不成问题,唯一困扰着空军的就是采用哪种口径了。

  前面说过了,红军的航炮口径可是相当的复杂,有2o毫米、毫米,甚至后期还有37毫米和45毫米的怪胎。其中毫米的又分成两种,一种是x152,而另一种则是x115。而且李晓峰之前说了,毫米口径也在考虑之列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