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8 一声巨响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线彻底粉碎德军的战线,在1944年上半年收复波兰全境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的大部分区域,争取在1944年下半年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一举突入德国和奥地利。

  李晓峰对这些安排兴趣并不大,因为现在总参谋部是乌博列维奇当家。他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老是跟图哈切夫斯基争吵,老是为了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浪费精力。这使得他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比如前一段的跟英国人找麻烦,这在1942年都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他实在不敢离开莫斯科,生怕自己一走图哈切夫斯基就背着他作死。

  从“牢笼”里解放出来的某仙人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上了,比如说苏联的235工程。当然同志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工程其实就是苏联的曼哈顿工程。为了这个工程kgb的投入可是相当的巨大,每年过65的经费都扔进了这个项目。从1939年全面启动开始,到了1943年下半年终于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所谓突破性的进展当然不是指理论方面的,原子弹的理论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难点其实还是材料上的,比如说浓缩u、比如说高性能、比如说可靠的点火装置。这三条解决了,你在自家也能攒核弹玩儿。

  当然,这三条对苏联这种级大国来说就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了,只要有充足的经费和足够的人手,用时间都能堆出来。比如说最近一年多,苏联的主要精力其实就是浓缩u。

  自然环境下的u235是极其稀少的。必须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浓缩,往往数百上千吨u矿中才能提炼出几千克武器级浓缩u。至于浓缩的过程无非是用气体扩散法或气体离心法的区别。其中气体扩散法的难点就在于那层只能允许特定份子通过的膜而且对电量要求很高,而气体离心法则取决于离心机的数量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帝走的是气体扩散法路线,苏联更擅长离心法,倒不是美帝的方法更高大上,而是当年美帝先掌握的就是气体扩散法,为此投资巨大,废弃掉转入气体离心法实在是划不来,所以一直就将就用了。

  你问李晓峰用的是什么办法。自然是符合苏联传统的气体离心法,不就是数千上万级离心机么,干了!

  经过一年多的运转,在1943年7月底。苏联终于获得了制造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武器级浓缩u。剩下的什么什么可靠的点火装置,在战时的苏联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卫国战争大大促进了苏联武器工业的展,唯一的问题就是国家的意志是否支持了。

  “你们决定在1943年9月1o日进行第一次试验?会不会太赶了点?”

  对于李晓峰的质疑,专家们一致声称:“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