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3 喊打喊杀(上)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对于有些军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幸。但对于另外一些军人来说,那是他们展现自我的最好舞台。比如说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的那几个名字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朱可夫。当然,在这其中也有巴顿。

  “巴顿是那种天生的军人!”

  这是巴顿的朋友给他的评价,只不过在1944年3月份,这位“天生”的军人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掌掴事件”,这位十足的好战份子此时处于“失业状态”,只能充当迷惑德军的吉祥物。

  这样的日子自然不是一心想要上战场的巴顿所期待的,他不得不一次次给老朋友艾森豪威尔和老上级马歇尔写信,强烈的要求去打仗。

  不过他的要求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上头对这个桀骜不驯而且十分爱惹事的刺头很不放心。当然,这也不是说上头已经完全将巴顿放弃了,只是暂时觉得有没有这货都无所谓。

  在霸王行动的准备阶段,英美双方都是信心十足,至少他们嘴上是这么说的。至于实际上是不是真那么有信心,那就真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认为霸王行动势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原因也非常简单:德国人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交界处又遭受了一场惨败,7个装甲师中的四个被歼灭,三十余万轴心国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虏,苏联红军大踏步的解放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而更可怕的是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又开始新一轮狂飙突进,其兵锋已经直指华沙!

  也就是说俄国人离德国本土是越来越近了,如果不想将整个西欧都送给俄国人,那么英美就必须加快步伐,所以哪怕对组织一场空前规模的两栖登6行动抱有疑虑,但两国元都一致认为,再也不能等了!

  作为西欧战场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无疑压力很大。时间紧任务急而且对面的德军还不是吃素的,而盟军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还需要他去协调。这份活计真心是不好干。

  不过按照他的老朋友巴顿的说法:“艾克不像一个军人,而更像一个政客。”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艾森豪威尔的军事能力实话实说只能算中规中矩。他更强大的能力是组织和协调各种关系,也就是政客更擅长的能力。早在三十年代,艾森豪威尔就表现出这种能力,并引起了马歇尔的注意并记入了他的小本本这个本本里还包括巴顿、布莱德利等名将。

  在霸王行动的组织阶段,艾森豪威尔将这种能力挥到了极致。让霸王行动得以顺利进行。当然,这一章不是说艾森豪威尔的故事,这一章属于巴顿,为了赢得重新回到战场的资格,巴顿不得不厚着脸皮给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