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2 华夏的那点儿事儿(2)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贺声洋等共.产党员关系十分密切,东征陈炯明时郑洞国因为战绩显著升任教导第二团三营党代表。第二次东征后在周公的推荐下被任命为第一军三师八团1营营长,并在1928年升任第八团团长。郑洞国在驻守南京期间,还曾向炮轰下关和栖霞山的英舰坚决还击。

  在此后郑洞国参加了中原大战,1933年春郑洞国又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七七事变之后,郑洞国率部与日军在保定激战之后突围而出,之后郑洞国参加台儿庄战役。等郑洞国任98军军长之后,又参加了武汉战役,之后刮军的第一个机械化军第五军也就是后来的五大主力的那个成立之后,郑洞国调任该军荣誉第一师师长并兼任副军长军长杜聿明,日后的昆仑关战役中郑洞国率领荣誉第一师担任主攻,表现极为出色。再之后,郑洞国又调任远征军下属的第八军后来参加龙陵战役的那只部队当军长以及驻印新一军的军长,并在1944年八月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

  应该说郑洞国不管是从资历上说还是从战功上说亦或者关系上说,指挥新一军和新六军都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这期间出了几个小问题,第一是美国人不太高兴,因为他们更希望孙立人来当这个指挥官。毕竟孙立人是符合美国口味的取代蒋某人的最优选择之一。如果能让孙立人在内战中多刷刷战绩,获得更大的威望,取代蒋某人也就更“水到渠成”不是?

  而郑洞国虽然不是浙江人,但毕竟是黄埔嫡系,那是蒋某人的爱将,让郑洞国继续当新一军和新六军的指挥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嘛!所以美国人是更希望孙立人来当这个总指挥的。

  不光是美国人找麻烦,刮军内部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种意见是驻印军太过于牛逼闪闪了,太强大了,将这么两只强大的部队都交给一个人指挥,是不是权力太大?尤其是考虑到廖耀湘和郑洞国还是老乡关系,这瓜田李下的不好说啊!

  要说蒋某人也没有别的毛病,就是这个疑心病太重,你看看他核心的圈子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浙江系。他的用人之道先就是用同乡,比如说陈诚、比如说胡宗南,这两位的军事能力一塌糊涂,为什么能屹立不倒还步步高升呢?无非是他们是蒋某人的老乡而且很听蒋某人的话而已。

  而除了浙江系之外,哪怕你是黄埔出生,那也是要低一头的,至于非黄埔出生,那更是再要第一个档次,比如说黄百韬。他的第25师在解放战争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但谁让他是杂牌出身呢。

  郑洞国虽然是黄埔系,但不是浙江系,所以他也是无法赢得蒋某人全面的信任的。现在下面这么一说,蒋某人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将两个王牌交给一个人指挥确实不太牢靠。权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