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 继续无题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他完全不明白李晓峰哪里来的勇气敢硬抗敌人的围攻。没错,克林姆林宫的防御很完备,但是敌人毕竟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以区区千余人防守一个周长两公里多的建筑群,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反正弗拉基米尔斯基只要一想到敌人从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样向克林姆林宫涌过去的时候,就无法镇定,如果是他,肯定是无法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守住阵地的,甚至都坚持不了多久。

  好在,罗科索夫斯基不是弗拉基米尔斯基,虽然双方的名字都有一个斯基,但这两个斯基在军事上的能力天差地别,罗科索夫斯基是军事天才,而弗拉基尔米尔斯基只能算军事上的门外汉。

  当然,1917年的罗科索夫斯基还不是1942年的那个超级“逆境英雄”,现在的他缺少战斗经验,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说好听点叫还很稚嫩,说不好听完全就是菜鸟一只。

  但是,一个人能取得成功那绝对是有原因的,后来的罗科索夫斯基之所以能成为和朱可夫一个级别的大牛,跟他本身就具备的一些素质有重要的关系。

  从后人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罗科索夫斯基此人意志极为坚定,不管在什么样危机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冷静,而且一旦下定了决心将会无比的果断,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达成目的。

  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罗科索夫斯基正是以自己冷静专注的头脑坚持到了最后。而现在,情况远远没有1942年那么糟糕。

  在罗科索夫斯基看来,白军虽然人数很多,攻势也很猛烈,但真的缺少章法,只会死脑经的强攻,甚至只知道从开阔的红场方向集群突进。

  好吧,这真的很傻!至少在罗科索夫斯基看来很蠢,开阔的红场确实能放下很多部队,能够搞大密集的冲锋,能在一个正面投入足够多的部队。

  但是,地势开阔意味着缺少掩护,在开阔的广场上发动密集的冲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等同于送死。而且罗科索夫斯基很清楚自己的部队所拥有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冲锋枪就像死神的镰刀,可以成片成片的扫到敌人。几乎没有人能冲破这样的火网,更何况就算敌人突破到城墙下,他们也很难攀登上来,最终只能无助的在城墙下等死。

  望着被成片击倒的白军,罗科索夫斯基不禁为他们感到悲哀,白军的指挥官绝对是一个猪头,他只会将自己的部队往地狱里送,而且这个蠢货根本就没有做任何攻坚的准备,没有准备好梯子和绳索,也没有安排工兵去炸毁大门,只知道盲目的冲锋,这样的猪头指挥官指挥着俄国的军队,难怪在前线会被德国人打得抱头鼠窜。

  如果换做罗科索夫斯基来指挥这场攻坚作战。他绝对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