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 事态发展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列宁、波格丹诺夫、克拉辛和波斯托诺夫斯基。作为当年的政坛新星,看着如今意气风的新贵,李可夫怎么可能没有感慨?

  “他才十八岁吧?”李可夫笑问道。

  布哈林点点头,具体点说:“还差一个半月才满18周岁。只能算17岁。”

  李可夫又笑道:“等明年3月,就满了。不过18岁也算是前无古人的记录了吧?”

  “何止是前无古人。”布哈林也感叹了一句,“恐怕还是后无来者。”

  此言不假。随着革命形势的稳定,再也很难有类似于某仙人这样的特例存在了。今后再想进中央委员会,就得好好的熬资历了。

  “这些都不重要!”布哈林忽然说道,“跟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提出来的那些建议相比,他的年龄根本就不重要!”

  是的,布哈林虽然暂时退出了中央委员会,但是作为党内一个派系的带头大哥,他的消息不是一般的灵通。别人不知道的内幕,很难瞒过他,所以他对整件事情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

  “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提出来的那些建议是非常好的。是对战时政策的极大补充,很有意义!”布哈林也破天荒地第一次表扬了某仙人,“尤其是考虑到他是顶着政治局的压力在坚持己见,这就显得更加不容易了。”

  说到这,布哈林顿了顿。很严肃地说道:“不得不说,我以前太小看这位过于年轻的同志了。他不是那种靠着溜须拍马才上台的投机主义者,他对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有深刻研究的。”

  李可夫也点了点头,作为党内最重要的反对派,对列宁和托洛茨基推行的种种政策,他们并不满意。不管是之前的布列斯特合约还是当前正火热的战时政策,他们都觉得太过激了。用某仙人的话说,简直就是饮鸩止渴!

  尤其是布哈林,作为党内少有的经济学方面的专家,他详细的研究了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不管不顾的强硬推行战时政策,那将极大的损害党的群众基础。不管工人还是农民都会成为这项政策的牺牲品!

  布哈林同情无产阶级,反对那种不管不顾抢劫一般的政策。可是苦于靠边站了,他根本无法提醒中央委员会,对此必须谨慎!

  而现在,李晓峰说出了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话,而且态度还十分的鲜明,这不禁让他大喜过望。

  “我们党内还是有头脑清醒的同志,他们能顶着巨大的压力说真话,直言利弊,这太好了!”

  李可夫也觉得很好,因为从列宁和托洛茨基允许李晓峰在中央委员会上做那个报告。就能看出,政治局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修正。虽然不是完全的修正,但是能改一点也算好啊!

  确实也改得不多,某仙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全盘否定战时政策。那是找死。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