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形势变化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气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伏罗希洛夫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如果没有极其幸运地捡到科尔尼洛夫的尸体,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政治局的雷霆怒火。

  对于他的拙劣表现,政治局真心是受够了,连对他抱有希望的斯大林都不得不承认:“克利缅特同志的整体表现乏善可陈,除了些许亮点之外,他并没能完全尽到一个军长的职责。”

  这种评价已经够委婉够客气了,如果用托洛茨基的话说,那根本就无法入耳可,当时托洛茨基在政治局上是如此评价“傻大个”的就是一头猪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误,就是一头驴子摔倒了三次之后,也应该吸取经验和教训……可是我们的克利缅特同志,脑子里不存在任何理性和智慧的东西,只有一团浆糊,让他继续指挥作战,甚至让他继续留在军队里,都是对革命的亵渎和犯罪!

  当然,托洛茨基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气愤,如此的贬低伏罗希洛夫,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平心而论乌博列维奇这次的表现并不算好,没能达到政治局的期待,他的整体表现很平淡,没有人让人眼前一亮的指挥艺术。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乌博列维奇确实有才华,也有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和才华还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不管怎么说,他都没有指挥过集团军作战,甚至连师长都没干过,经验的缺乏限制了他挥能力。客观的说,托洛茨基有些揠苗助长了。

  战斗的总结还要继续,伏尔加河留下的那个烂摊子还需要收拾。邓尼金跑了,带着三万多人的部队狼狈的向着乌拉尔方向跑了。而高加索方向还有捷克军团和邓尼金匪军的残部在活动。乌克兰的情况也不算特别理想,伏龙芝的进展不大,不管是马赫诺还是彼得留拉都不算好对付,而且中央一再的叮嘱有些让他放不开手脚。

  也就是说。这一战打完,虽然基本上肃清了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的大股白匪军,但并有达到彻底消灭白匪军的目的。更像是一拳将白匪军打碎了,四处奔逃到处活动的他们像泥鳅一样讨厌,让本来就很复杂的战场形势变得更加的纠结了。

  六月底,当布尔什维克还在满世界宣传伏尔加大捷。向全国宣布击毙了反革命头子科尔尼洛夫的时候。乌法方向传来了一声炮响,平地里跳出来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被任命为俄国最高执政官,这个政治上的白痴向着自己的毁灭之路又进了一步。

  七月初,抵达乌拉尔城的邓尼金跟高尔察克以及协约国集团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之后,被迫承认了高尔察克的权力。不过,邓尼金也收获了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一职。而且英国人经伊朗从乌拉尔河送抵的军火和粮食让他有了重整旗鼓大干一场的可能。

  在乌法、在萨马拉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