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4章 收复伊犁河谷_狂野北美18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4章收复伊犁河谷

  欲平新江之乱,必先取乌鲁木齐,再取喀什噶尔,缓进急战,方可成大事。

  这是钦差大臣左宗棠抬棺出征时说的话,其麾下大军也正是这么做的,在历时两年的平乱之战中锤炼了战斗力,越打越强悍。

  现如今的2.6万湘军是整个神州装备火枪最充足的部队,普遍装备了以米尼步枪为主的西式火器,装备较为先进。

  米尼步枪是前膛装填方式,射速慢,排枪火力密度低,相对于世界先进步枪已经落后了,但是在神州以及沙俄军队面前,依然是较为先进的武器。

  米尼步枪射程远,精度高,铅制子弹毒性大都是优点,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都能批量制造米尼步枪,能够保证军队所需。

  满清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腐朽透了,完全不能够与西方军队相抗衡。

  但左宗棠的湘军是典型的民团,由其一手训练和打造出来,在数10年剿灭太平天国和陕甘回乱的战争中,在收复新江的战争中,已经证明了强悍的实力。

  左宗棠之所以敢于对伊犁河谷的俄人开战,就在于这支久经锤炼的大军,战斗力并不逊色于任何西方军队。

  进江之初

  朝廷准备了约8万余人的军队,钦差大臣左宗棠在精挑细选后,只率领不足3万人入江。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左宗棠的湘军,张曜所部嵩武军、徐占彪的蜀军,这些才是出征的主力。

  这一部分原因是兵在精而不再多,另一部分原因是军费欠缺,无力承担更多的军队入江作战,不得已而为之。

  1876年1月,当时开战在即,各省仍旧积欠陕甘军费已达2000余万两,只靠各省关协饷远不能满足西征所需。

  左宗棠遂上书朝廷,援引沈葆桢为台岛防务借款之旧例,请求借洋款一千万两。

  不料遭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极力反对,几经波折,清廷最终下诏,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准左宗棠自借洋款500万两。

  但筹措军饷仍为不足。左宗棠后又先后两次为西征军筹借洋款,总计向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另向华商借款846万两。

  再加上胡光墉独家代理陕甘及两广地区进口煤油生意,这些年来所获的巨利,左宗棠毫不犹豫的拿出来450万两补贴军费。

  拿自己的钱贴补军饷空额,这一举动世所罕见,这才是左宗棠最值得敬佩的地方。

  经过一番艰难运作后,进江大军才能够武器枪弹充足,后勤无忧,顺利的消灭了南江和北江的阿古柏叛乱势力。

  现如今

  左宗棠大军掌控了喀什噶尔和乌鲁木齐,万事俱备,在与刘锦棠议定之后立刻出兵,兵分两路不顾严寒,向伊犁河谷进军。

  1877年10月29日,南路由西征军前锋部队统帅张曜率领,共计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