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途中喜事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后,把沐氏兄弟调回,也是在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号,向来把权力捂在手里的皇帝,开始着重培养太子的治国能力,将手中的权力,分批分给太子。

  这是个好现象,对皇帝、对太子、对社稷都有好处。要是在他们父子这,还能将皇权平稳过渡,那将为大明朝,打下一个极好的权力过度传统。

  说到太子的婚事,朱雄英想起来了,随口吩咐侍卫,将凉国公蓝玉、靖国公周兴,及前军骑兵指挥使周堪三人叫到御营觐见。

  “皇兄,怎么个意思?透露透露?”

  “这事的确怨朕,你皇嫂提了好多次了,朕就是没记住。”

  等蓝玉三将来了,朱雄英将手中的刀交给朱允熥分羊,并摆了摆了手,示意三将免礼,入座吃肉。

  “陛下,这么急叫老臣三人来,是不是有什么紧急军情?”

  自从重新披挂上阵,蓝玉不知疲倦的催促行军、扎营,一下子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一下被招来,自然以为战事。

  可朱雄英要告诉他,今天的事与战事无关,搞好了,等他们回师之时,便可以喝喜酒了。

  “周兴,你的小孙女-周媛,皇后非常喜欢。这孩子,朕也见过,是个有福气的。”

  这事,皇后可比他这当爹的上心多了。诸勋贵重臣家的贵女,画像、女工等,她都是一一看过的。

  看上眼的,又命人合八字,林林总总搞了一大堆,最终圈定五名贵女。而这五贵女中,周媛最是大气,颇得沐婕的欢心。

  用她的话说,太子妃既是将来的国母,也是她的儿媳妇。她得挑个自己喜欢的,合得来的,可不能打了眼,找个气她的。

  听到皇帝说起娘娘的话,蓝玉、刘璟等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当今的这位皇后,虽然也出自勋贵之家,但却如马皇后一般厉行节俭,端庄淑静,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能是从小跟随父兄在军中长大的原因,她对将门的女子格外上心。给宗室指婚之时,基本都是从将门中挑选。这次,选择太子妃,自然也不例外。

  幸福来的太突然,周兴爷俩一时还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恩典,一时有些呆了。还是在下面踹了一脚,周兴才从失态中缓过来。

  试探问道:“陛下,我家小媛儿,还能有这福气呢?”

  呵呵,拍了拍周兴的肩膀,朱雄英笑道:“这话说对了,那孩子还真有这个福气。打完了仗,朕就下旨赐婚。”

  之所以同意皇后的选择,除了周媛本身外,周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条因素。周兴是蓝玉的旧部,为人康慨,多勇悍、通战谋,是开国将领中少壮派的重要成员。

  随蓝玉划归朱雄英帐下后,也是南征北战,履立卓勋,在军中威望甚高。其子-周堪也不错,第十二、十三次北伐时,都率骑兵深入大漠,是难得悍将。

  有这俩杀气腾腾的家伙,从旁辅左太子当着门神,歪门邪道都进不了东宫。为人父母,推干就湿,呕心沥血,皇帝老子也不例外。

  看着周家父子给皇帝磕头谢恩后,蓝玉还照着傻笑的周堪的后脑勺,甩了一巴掌。笑骂道:“谁能想到,这小狗日的还能有当国丈的命。”

  大明有家法:天子有子,其嫡长者守邦以嗣大统,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姓。

  立储是绝对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帝位传承只会在朱标这一脉,所以当年太祖宁可越过一辈,也要坚持立朱雄英为储。

  而如今呢!皇帝对太子的宠信,不下当年先帝对仁宗,只要朱文圣好生办差,继任帝位是没有悬念的。这太子妃的位子,瞪红了多少人的眼睛,又有多少人跟蓝玉打听皇帝的意思。

  傻人有傻福,周堪虽然比不得其父,可福气却比他爹强多了。等他们这一代人故去,那这勋贵里头,他就是拔尖的了。

  随后,蓝玉又拱手笑道:“皇上,那这仗可得速战速决。打完了仗,咱们还得回去办喜事呢!”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