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2章 要分忧不要掣肘_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蓝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可能是为咱们东吴?刘备率军偷袭占领关中,这报上只字不提.”

  “抱怨有什么用?长江报也是别人办的,咱们管不住人家说什么.”孙权冷冷回道。

  张昭作痛心疾首之状:“老夫早就提议,江东自己也办个报纸,这样就不用受制于人,可惜其他人不同意,唉.”

  孙权轻哼一句没答话,心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曾经仔细了解过办报流程,巨大的花费令人咂舌,江东特殊体制让孙权没法专权。

  士族们都不愿意为此出钱,他们的反对得有理有据,想看报纸可以从荆州订购,甚至愿意利用余氏商行二手倒卖赚差价,但真要江东自己创办,就万万不能。

  报纸舆论威力效果明显,卖报的现实收益却不多,规模没上来之前要持续贴钱。

  前期高投入的模式,是让江东各士族都没法接受的,就是相对富庶的北方魏国,筹备办报一年有余也只是小打小闹。

  “大王.”张昭见孙权不接话,厚着老脸主动靠了过去。

  孙权摆摆手说:“子布若没什么事,还是回家去吧.”

  “大王,犬子才疏学浅,濡须督这种要职,还是请您换个人选.”张昭抢在孙权赶人前说了出来。

  孙权坐正身躯,眉心皱成川字,满脸严肃回答:“此次淮南大战,我东吴将领战死病亡十余人,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仲嗣(张承)征讨山越甚为得力,也是时候出来独当一面了。”

  “仲嗣他才疏学浅,在军中资历也较浅,大王还请三思.”张昭继续恳求。

  “男儿要当仁不让才是,余则诚才来江东多少年?孤任命他为解烦卫左部督,人家可是连眼都没眨一下,子布你可是江东重臣,要学会替孤分忧,不能每次给孤掣肘。”孙权最后的话说得很重,就差没直接骂了。

  张昭吞了吞口水,低头辩解:“余则诚甚是机敏,仲嗣与他相比差远了,再者他背后有江东张家支持,资历浅些也能服众的.”

  “濡须水口乃我江东命脉,虽说曹仁已经撤往中原,但韩综那畜生还留在合肥,必须要谨慎之将方可守之,陆伯言率水军镇守在柴桑,你们总得给我守上一路吧?若子布定要说仲嗣(张承)不合适,总得给我指出一个来吧?”

  孙权心道濡须虽是守淮的要塞,也是夺回淮泗派家乡的重要据点,你这老家伙怎么就不明白呢?

  淮泗派要是无人去接手濡须,江东军权不全落入江东士族手里?要是那陆逊真有什么歹心,蓝田或许会像对付士燮那般,轻松就能占领江东。

  “有的,有的。”张昭听得一喜,他笑呵呵开始列举:“子瑜(诸葛瑾)、子衡(吕范)、定公(吕岱)都是资历深厚,以稳健著称的大臣”

  张昭为了多凑数,他把自己的亲家,张承岳父诸葛瑾放在第一位。

  诸葛瑾曾在濡须坞待了大半年,虽然没能完美处理于禁的事,但对濡须驻防还是比较熟悉,张昭把他抛出来是表明诚意,意思是老一辈都还健在,直接派儿子辈去不合适。

  孙权听后皱眉捋须,他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只见他微笑着说:“子布不让仲嗣去濡须,那就去柴桑驻防怎样?”

  “柴桑?那里不是有大都督在么?”张昭吃了一惊。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