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0 批准_周氏医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侍郎韩大人走在东宫御道两边的人行通道上,见提着水桶的两个小伙者边走边小声嘀咕,笑声不断,水桶里的水洒了一路。

  韩大人抬头看着天上毒辣的太阳,立即就收回目光――光线太过强烈,不可逼视。

  旱情已经显现了,这些人竟然还不知珍惜水源。

  韩大人叫住二人。

  两个小伙者一看这位大人贴里上的补子,立即就恭敬站好:“奴婢见过韩大人。”

  韩大人道:“你们打水所谓何事?”

  小伙者其中的一个道:“奴婢是紫微宫里伺候的,娘娘廊下养的花涨势不好,要浇水,紫微宫井水近日开始犯浑,所以就到这边来取水了。”

  紫微宫是太子妃娘娘的居所。

  外面百姓喝水都费劲,这位娘娘还要打水养花,养花的浑水还不用。

  一股浊气从韩大人胸口升上来,平时没听过这位娘娘有什么不妥之处,原来也是个没有善心的。

  内宫的事,韩大人没办法管,对两个小伙者交代,注意别洒了,之后就到了东宫大殿。

  太子正在宝座上等着他。

  韩大人跪下行礼。

  太子让人给他赐座。

  太子对他们这些人,很是照顾,总能礼贤下士。

  韩大人坐下后将灾情呈报给太子,这些事太子已经从巡城御使的嘴里知道了。

  太子道:“粮仓已经设置妥了吗?都安排了哪些人?”

  韩大人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设置粮仓是林孝珏的提议,但是他看过方案后觉得十分可行,不光是遏制印子钱能用得上,这样的灾荒年头,功能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韩大人也是跟部门的其他人讨论过了的,现在方案很具体,太子早就把丈量土地和粮仓的事都交给他,人员也定好了,就落实道各地的县令头上,跟三年政考挂钩,就不怕各地不重视。

  太子道:“万一有强行借贷的呢?百姓若是根本不需要,官员为了政绩强行推广,这也会伤了民心。”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韩大人道:“并不是借贷出去越多,政绩越突出,要看年头。”他还记得林孝珏说的话:“教书育人,要因人而异,栽种庄稼,要因地制宜,干政事最忌讳一刀切,要看具体年头和实际情况来考核,三年考核还不算,平时由各地御使监督,跟三年政考核算在一起。”

  太子点着头,这倒是可行,一项政策能不能实施的下去,跟实施的人有关,但如果有良好的监督制度,会让事情事半功倍。

  “好,本宫信得过韩爱卿,京郊为试点,过后全国试行。”

  韩大人和同僚们几个月的努力重要可以实践了,喜上眉梢,对太子下着保证。

  之后他要去忙了。

  临走时太子叫住他:“江西和西北两处的案子进展不太顺利,看来要派钦差过去,爱卿可有人选提供?”

  江西和西北的贪污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