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八章 润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缰绳:“公公何出此言?”

  崔公公说:“不要让皇上以为洋人的东西那么简单,这只会让他产生一些不好的念想。”

  李谕完全是在把复杂东西往简单讲,这是他当年上学时最常规同时有效的方式,于是说:“崔公公,洋人的东西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崔公公笑了笑说:“这话不是杂家要带给您的,您自己琢磨吧。”

  李谕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五张两百两的银票:“崔公公还望指点。”

  崔公公看了看银票数额,接过来仔细叠好放入怀中,然后小声说:“你租了荣府,有些人看不过去,毕竟周边还住着不少大人,可要小心点。”

  李谕眉毛一凛:“都是正常买卖,有契约在。”

  “正常买卖?”崔公公嘿嘿一笑,“帝师,太正常有时候就不正常了。而且您还通过商部做这么大的买卖,大家眼睛都盯着哪。”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崔公公抱了抱拳:“杂家言尽于此,告辞。”

  李谕叹了口气,他知道在清末做事不太容易,但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看来自己的阻力不仅来自日本人,国内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如果说比较利好的一面,就是有比较鼎力的靠山支持。

  不过李谕猜测,崔公公这么说,肯定说明袁世凯本人也深陷朝局的斗争中。

  但李谕总归知道袁世凯肯定能笑到最后。

  暂且只能如此乐观去想,至于事态具体怎么发展无法预估,只能到时临机应变、见招拆招。

  经商环境虽不好,但由于朝中有人,进度倒不慢。

  徐世昌甚至已经安排人打点好道路,准备设置个较为简易的火车停靠月台,方便今后来往。

  宋嘉树也从新加坡港转运过来一批机械,就目前看,还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

  李谕又通过唐绍仪联系当年在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员工,调运一批过来。

  八国联军时期,天津机器制造局毁于战火,很多人已失业很久。

  天津机器制造局的规模可不小,员工保守估计也有两三千。不过和江南制造局一样,主要是搞军火生产。

  但也曾经造过船舶,慈禧在颐和园湖中的游艇就是天津机器制造局制造。

  甚至还有潜水艇。

  所以制造局员工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修养。

  可惜天津前几年在八国联军期间受到的冲击很大,再加上李鸿章过世,天津机器制造局便没能重新开办起来。

  周学熙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带上一批天津机器制造局的人来找李谕。

  周学熙是北洋的人,也就是袁世凯的下属,此前他们在一起去日本参加劝业博览会的时候见过面。

  “帝师,再次见面,差点认不出您。”周学熙说。

  李谕现在短发西装,明显就是两个人,于是说:“人是变不了的。如此小事,还要劳烦周大人您亲自跑一趟。”

  周学熙说:“这可不是小事,现在津门之地都在议论你。”

  李谕知道是关于和德国人争论的事情,说道:“我只不过做点正确的事情。”

  周学熙说:“帝师简直堪称迎风的标杆,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帝师还是小心为妙。”

  李谕想起今天崔公公的话,点点头说:“多谢大人提醒。”

  周学熙接着道:“小心归小心,帝师也不用畏手畏脚。袁总督让我告诉您,无论如何,他都会支持帝师。”

  袁世凯现在天津搞新政,也在大力搞现代企业。什么纺织工厂、水泥厂、矿厂、造纸厂的,兴建了一大堆。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