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骗局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括去年在日本海上打得火热的日本国和俄国。”

  蔡元培听了很震惊:“我曾有幸在港口看到过军舰,如此庞然大物,说不行就不行?”

  李谕说:“海军就是超级销金窟,而且一旦有了代差几乎就是大鱼吃小鱼,几乎没有反抗能力。”

  蔡元培唏嘘道:“世界发展如此快,我等更应以学习为重!看来诸位去美国当多多学习教育学,以便多培养各科人才。”

  周诒春说:“谨遵校长叮嘱。”

  蒋梦麟同样紧接着说:“我亦有志于此,教育才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办法。”

  当然了,两人去美国留学后,最关注的的确是教育学。

  学生们离开后,蔡元培又留下李谕问起了京城的情况。

  “听说满清朝廷派出了皇族以及重臣出洋考察宪政,疏才感觉有没有可能回国后施行?”

  李谕知道蔡元培已经加入了同盟会,属于中山先生一边的革命派,于是回道:“立宪又能怎样?立宪的基础是限制皇权,鹤卿兄觉得皇族有可能放权吗?”

  蔡元培说:“满清一直最重防汉,矛盾并没有因为两百年过去而彻底消散,我想他们不会放权。”

  “所以喽,”李谕很自然地说,“立宪的根基都没有,您觉得会不会成功?”

  蔡元培笑道:“疏才兄弟你一直说不懂政治,要我说你看得比谁都透彻。”

  李谕只不过是以一个未来人的眼光看得准罢了,说道:“不过是现状的推演。”

  蔡元培说:“疏才能不能继续细说一下。”

  于是李谕问道:“鹤卿兄觉得大清的工业如何?”

  “差,而且是非常差!”蔡元培说。

  “去年朝廷废除科举,几十万读书人没了出路;将来学校建起来,即便有了几十万毕业生,要是没有配套的工商业,他们也没有出路,那时候……”

  蔡元培一愣,然后道:“那时候朝廷将同时失去士绅阶层与新学群体的支持!”

  李谕只是点了点头。

  蔡元培感觉手心都出了汗:“疏才兄弟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今天就要给日本的同僚发电!”

  李谕说:“不管怎么说,朝廷面前已经是一条无法看到前途的路。洋人的到来,只不过是让这个情况加剧加快。”

  中国的国情太过于特殊,立宪这种相对简单的路线不可能合适,这是历史用血验证过的。

  目前的情况就是:大清不改必亡,改则速亡。

  是个死局。

  如果有哪个爱新觉罗想要挽救大清,至少要在鸦片战争之前。

  但那时候还是很多人梦想中的“康乾盛世”哪,哪会有什么危机感?

  蔡元培叹道:“洋人之淫威施加于国民已经数十年,来自洋人以及朝廷的双重恐惧支配世人太久。实不相瞒,天下苦满清久矣,却也同时苦洋人久矣,这种痛苦时常伴随我,有时甚至难以入眠。”

  李谕自然明白这种情绪,别说蔡元培了,就算是那些王公贵族,见到洋人也是不敢大声说话。

  “鹤卿兄,我知道您的心绪,全都来源于国贫民弱的苦闷情绪,但我们只不过刚开始,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有路。”

  蔡元培端起桌子上的酒,给李谕以及自己都倒满:“疏才兄弟,我从你身上经常看到一种无法言语的自信,以及一种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成熟感,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两年的接触下来,我深信你的判断。”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