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八章 通用的效应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年说,他能被骂死。

  李谕看到实验室中的仪器后说:“教授关于射线以及α粒子的实验设备似乎已经备齐了。”

  卢瑟福说:“可惜操作它们离不开我的几名助手,否则完全进行不下去,尤其是盖革。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并且观察数以万计的粒子,没有他,我实在设计不出绝佳的实验方案。”

  李谕说:“我明白,要能够观察到单个的α粒子才行。”

  要是没有盖革计数器等设备,α粒子散射实验根本没法做。

  看样子,现在卢瑟福的确没有做实验的条件。

  卢瑟福说:“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想,比如原子内部很可能是一个微型的太阳系,原子核好比太阳,是中心;电子就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虽然还有很多疑问,但这个想法萦绕在我心头好久,只是那些困惑让我无法下决断。”

  李谕明白卢瑟福有怎样的困惑,“如果原子内部真的是行星系统,电子做圆周运动,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会产生电磁场,同时释放能量。而随着能量损失,电子会越来越靠近原子核,并最终撞向原子核。要是用数学计算,这个过程短到无法想象。”

  “这就是我最头疼的问题,真要如此,世界都不会存在。所以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前,我根本不敢做任何推断,”卢瑟福叹道,“但我实在不喜欢这种单纯数学的推理,明显不够物理。在我看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试验观测到有力证据,只要可以打碎原子核,一切不证自明。”

  想要打碎原子核的想法,并不是卢瑟福首先想到的,但他是真正付诸实现的。

  当然需要极为精巧的实验和非常巧妙的设计方案、对结果长期的分析。在目前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极其困难。

  可以这样设想:在一间摆满了各种家具的房间里,通过敞开的门窗,向房间漫无目标乱射一阵。再根据零零星星碎裂的小木片对家具作出某些判断。并且要判断出这些小木片是从大钢琴上还是从餐具柜上被击落下来的,显然非常棘手。

  而这正是卢瑟福所面临的需要探索的问题。

  反正实验物理学,没有点创造性的头脑和优秀的动手能力真搞不定。

  而且就算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很快也会被打破,存活时间一年都不到。

  因为李谕提到的那个原子稳定性问题照旧无法解释,――这可是二十世纪初的四个物理学大难题之一。

  总之,卢瑟福经过这一段和李谕的相处,对李谕的知识面以及洞察力是佩服到家了,此前一直只认为李谕是个偏向纯粹理论的物理学家,没想到对物理学的认知相当深刻。

  卢瑟福感觉李谕言行之间有种很奇妙的味道,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李谕已经没法继续留在英国了,临走时祝福说:“希望教授一切顺利。”

  卢瑟福说:“曼彻斯特大学为我准备了一套电报系统,以后我们电报联系。”

  ――

  登上轮船时,李谕发现同船的还有弗洛伊德。

  李谕上前问道:“弗洛伊德先生,你怎么也去美国?”

  弗洛伊德说:“美国有几所大学请我去做一些关于精神分析学的演讲。我本来没想去,不过他们开出的薪水的确吸引人。”

  老美现在就是这样,就算欧洲二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到了美国也是绝对顶流。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