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 烟里乾坤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运气罢了。”李谕谦虚道。

  陈嘉庚说:“我都想研究研究传闻中院士先生的博弈论了。”

  李谕说:“这本书倒确实值得商界同僚阅读,尤其前半部分,本人写得十分通俗易懂。说不上指导,但或许会有点启发。”

  “我会买上一本,”陈嘉庚说,然后问道,“不知李会长对我要投资的罐头产业有什么看法?”

  李谕问道:“什么罐头?”

  陈嘉庚说:“水果罐头。”

  李谕清楚地知道,罐头在国内基本不会有什么销路,即便一百年后,卖的最好的可能也仅仅是黄桃罐头。

  据统计,在李谕穿越前的时代,美国每年人均消耗90公斤罐头,欧洲人也有50公斤,而中国人仅1公斤!

  但与此同时,中国又是罐头最大的出口国,产量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只生产而不消费,也是相当令人震惊的了。

  与罐头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西瓜,作为世界第一大西瓜生产国,中国产的西瓜都被自己人吃掉,几乎没有出口。

  后世不吃罐头,可以理解为饮食习惯。而民国不吃罐头,原因则非常简单粗暴——没钱。

  差不多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普通人都舍不得吃罐头。

  李云龙娶媳妇时,主管生活的赵刚拿出来的还是缴获的日军罐头。

  李谕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问道:“陈先生还有其他产业吗?”

  陈嘉庚是个聪明人,立刻听出李谕话中的味道:“罐头不行?”

  李谕说:“如果外销,当然没问题,甚至在今后的几年中销量会很好,不过我仍然不建议过大地投资罐头厂。”

  陈嘉庚凝眉道:“为什么?既然销量好,为何又不过大生产?”

  李谕说:“罐头很难在国内打开市场,而国外市场严重依赖运输,除非洋人太缺,不然不会大老远买中国产的罐头。算上运费,中国产罐头肯定比东南亚的罐头贵。”

  “有道理,”陈嘉庚沉思道,然后说,“我在南洋还有点橡胶园。”

  李谕立刻说:“橡胶值得多费心。”

  陈嘉庚说:“可去年全球股市上,橡胶刚刚惨遭一波大跌价。”

  李谕说:“我在汽车产业链中,请陈先生相信我,汽车绝对是未来大趋势,与之配套的橡胶自然也是大趋势,一时的下跌不会成为阻挡。”

  “这么有把握?”陈嘉庚问。

  李谕说:“陈先生可以看看英美报纸,如今美国迎来了汽车狂潮,福特公司的t型车大卖特卖,美国方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放宽橡胶禁令。”

  陈嘉庚在商界宦海浮沉多年,马上明白:“说不定此前的跌价,就是欧美操纵,想要低价收割一波橡胶园。”

  李谕说:“好在陈先生当时没有大举进入橡胶产业,但现在汽车产业已正式进入快车道,越早投身橡胶产业越会大赚特赚。”

  陈嘉庚说:“汽车大卖,先生也获利颇丰。”

  李谕笑道:“是的。”

  李谕握有大量先进的汽车专利,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采用。如今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接近两成进了李谕的ly公司。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