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六章 条约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些本科学员对于小好几岁的预科学生的歧视,大都安之若素,真是没救了。

  几年后预科学生慢慢升入本科,这种情况才大为改观,那时正好蔡元培回来当校长。

  所以虽然毫无疑问蔡元培对北大功劳最大,此前几位校长打下的基础也不能完全忽视。

  冯祖荀在北大刚刚建立了数学门,是我国第一个公立大学数学系。

  此时的北大数院还不是后世恐怖的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理工科方面没提升上来。

  李谕的数学其实也就那样,最多给早期的学生勉强讲讲,好在目前能应付,讲课的对象主要是北大预科,也就是新招收上来的学生。

  李谕讲课前是陈介石讲的历史课,这老先生讲课挺有意思,整个上课过程中几乎一言不发,全程板书。

  倒不是他不想说,而是学生纷纷表示听不懂温州话,甚至连浙江学生都表示听不懂……

  于是乎陈介石只能以笔代口,上课之前发下讲义,然后登上讲台直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

  他写字挺快,学生有时跟不上,抄都来不及。

  也不知道他是如何拿捏节奏和内容的。板书部分和讲义互为补充,不抄不行;而且下课铃响的时候正好写完最后一个段落,粉笔一扔,潇洒走人。

  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挺尊重陈介石,因为大家都看得出他虽然不说话,但是诚心诚意在为学生讲课。

  陈介石走到门口时与李谕打了个照面,“李大学士,您又来了。”

  他看到李谕手中“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些解释”的讲义题目,接着问道:“您也研究哲学?”

  陈介石同时讲哲学门课程。

  李谕笑道:“其实是数学与物理学。”

  陈介石是个认真的学者,问道:“学习哲学要懂数学?”

  这个问题李谕不知道咋回答,只好说:“感觉懂一点数学最少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好像对哲学有帮助。”

  陈介石问道:“李大学士讲的东西难不难?”

  李谕指着手里的讲义说:“这些主要是一些基础内容,不难。”

  “能不能把讲义给我一份?”陈介石又问。

  “您要学?”李谕诧异道。

  陈介石四年后就会过世,以他的年纪学数学真的晚了。

  “学生娃都学,我作为老夫子学学不应该嘛,”陈介石说,他似乎听出了李谕话中的意思,然后又说,“朝闻道,夕死足矣。”

  李谕不好再说什么,抽出一份讲义递给他:“严格讲,这是在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学,也就是自然哲学。但这份讲义只涉及一些基础内容,主要讨论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理解难度不大。”

  陈介石郑重接过:“本人会仔细研读。”

  李谕感觉他不一定能看懂,但还是被他这种求学精神所感动,于是说:“另外我还写有入门讲义,会有帮助。”

  陈介石认真道:“多谢。”

  ——

  李谕讲课就放松很多了,在他看来,这些学生就像中学生。

  不过毕竟是民初,能有后世中学生学业能力的一点都不算弱。学生的年纪参差不齐,大的有二十多岁。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