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八章 阴谋阳谋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场,瞬间凑齐了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阵容非常壮观。

  纽约的名流如小洛克菲勒、爱迪生、特斯拉、司徒美堂等人也参加了欢迎会。

  演讲地点定在华尔道夫酒店。

  酒店铺设了长长的红毯,李谕同到场的名人一一握手,顺便介绍给何育杰。

  何育杰头一次见这么大阵仗,亲身体会到了李谕在国外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以往这些名字只在书上见过。

  资历最老的迈克尔逊做了开场白:“很荣幸请到李谕先生以及何育杰先生,两位的实验非常重要,甚至令人兴奋!你们为人类打开了窥探微观世界的一扇门。并且李谕先生还做出了极有指导性的前瞻性预言。这样的举动,称之为科学先知也不为过。”

  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李谕走上讲台,简单说道:“感谢迈克尔逊先生的称赞,但先知这样的字眼我实在承担不起。至于发现质子的实验,许多具体操作来自何育杰先生,我仅仅提出了实验构想和框架。如果没有何育杰先生,这项实验根本无法完成,更不要说现在的荣誉加身。”

  李谕的话有意无意间就是说给密立根听。

  迈克尔逊年纪大了,用不了几年就会退休,那时候密立根就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物理学界领袖,他的一些行为准则会大大影响此后的美国物理学家。

  李谕讲了没多久,就把主舞台留给何育杰,有心培养他的知名度。

  其实按照欧美大学和实验室的传统,何育杰的角色更像一个助手。

  何育杰的英文不错,详细阐述了如何一步步实验,又是怎样分析得出质子的存在。

  因为有非物理学界人物以及媒体记者到场,所以没有讲得过于深入,仅仅讲了大概,但也足够。

  常规提问过后,迈克尔逊突然说:“去年的诺贝尔奖因为欧洲大战的缘故没有颁发,我们是不是可以建议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诺贝尔基金会,对1916年的奖项进行补发?”

  他的话一下子开拓了李谕的思路,这样的事此后发生过好多次,就连爱因斯坦的诺奖都是补发的。

  “我赞成迈克尔逊先生的提议!”李谕说,“科学至高无上,不能因为肮脏的战争而停发。”

  爱迪生也说:“瑞典没有卷入欧洲大战,如果战事早点消停,确实有补发的可能。”

  小洛克菲勒却说:“恐怕,我们也要参与到这场战役之中。”

  “我们?”密立根问道,“你指的是?”

  小洛克菲勒说:“美国要参战。”

  “不可能,”华尔道夫酒店老板阿斯特说,“我们现在整个工业如此繁荣,为什么要把刚挣到手的钱再通过战争花出去?肯定是英国人与法国人的阴谋!”

  小洛克菲勒优哉游哉地点燃一支雪茄:“那封电报马上就会公之于众。”

  特斯拉了解无线电,问道:“从哪里发出的电报?”

  小洛克菲勒说:“从柏林发出。由英国海军部大楼40号房间破译。”

  “40号房间”就是英国海军情报处密码破译机关的公开代号。

  早在英国对德国宣战的当夜,英国“泰尔哥尼亚”号电缆船便悄悄开到英吉利海峡,把德国在北大西洋的5根海底电缆全部切断,以中断德国的通讯。

  不过无线电的出现让通信变得有些“虚无缥缈”,难以彻底中断,英国被迫组建了密码破译组。

  在此之前,英国已经近百年没有搞过密码破译,相当于从头做起。

  但他们不得不做,因为对手德国在通信方面下的功夫太大。

  一战差不多也是大规模通信战的开始。

  因为对密码的重视,德国让俄军吃了很多大亏。

  在英法参与的西线战场上,包括索姆河战役在内,英法联军在早期一直纳闷于为何德军的炮火总是异常精准。

  后来一个法军哨卡发现了一名提着篮子的农妇,由于她经常通过交战线,开始只进行了常规检查,篮子里是普普通通的熟鸡蛋,再无其他。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