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蟹不如一蟹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疏才兄弟与欧洲学界关系匪浅,这件事完全可以操作。”

  蔡元培无奈道:“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

  喝了几杯酒后,李谕又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北大教授傅岳棻说:“傅教授,您是不是担任着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

  国立京师图书馆就是后来的国家图书馆。

  “是的。”傅岳棻说。

  “我正好有一批书想捐给图书馆。”李谕说。

  傅岳棻眼睛一亮,放下筷子说:“多少册?”

  “两万册,”李谕说,“而且都是精品书,当年北洋政府高级顾问英国人莫理循留下的。我买了下来,本来想运到上海大同大学,但看了看多有重复,不如捐给国立京师图书馆。”

  “真是太好了!”傅岳棻高兴道,两万册不是小数目。

  李谕继续说:“另外,还有一些我购买的各种科学类书籍,要是把杂志也算上,差不多三万多册,家里放不下,也捐给你们吧。”

  这时候的书本价格贵得很,对他们来说是大手笔,傅岳棻难掩激动:“院士先生高义!我在国立京师图书馆中专门设立一间大房子,冠上院士先生的名字!”

  李谕笑道:“那你最好准备得大一点,我怕塞不下。”

  傅岳棻说:“没问题!落成之日,我专门请院士先生前去过目!”

  “荣幸之至。”李谕说。

  穿越前,李谕去过好多次国图,但都是新修的总馆,此时的国图只有古籍馆,建筑也挺气派。

  ——

  最近李谕在北京的几所大学又例行开了讲座,多年下来,几乎所有在校理科生都听过李谕的讲座。

  今天来到北大,正好在校园中碰到鲁迅。

  “李谕院士,你没去看蔡胡吵架?”鲁迅问。

  “吵架?吵什么?前几天不是还一起吃饭哪?”李谕疑惑道。

  鲁迅笑道:“最近胡适之博士写了一本《红楼梦考证》,开篇就说‘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矛头直指蔡校长。”

  对《红楼梦》的研究向来已久,清朝时就挺多,主要是索隐派,——所谓索隐,可以简单理解为影射。

  蔡元培是索隐派大佬,四年前写了《石头记索隐》,里面很多观点比较炸裂,比如说《红楼梦》就是顺治康熙年间的政治小说,影射了当时的一系列人和事。蔡元培几乎把全书所有的人物与情节进行了一一索隐,比如元春省亲影射康熙南巡、贾瑞影射钱谦益之类。

  李谕说:“我只随便看过《红楼梦》,细节处不甚了解。”

  鲁迅说:“胡适之博士大举科学的实证主义,用来研究红学,我看八成就是听了您的科学论讲座导致的。”

  李谕尴尬道:“我不就成了煽风点火的……”

  胡适的这本书还算有两下子,比如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八十回以后是高鹗续学;全书是曹家的缩影等等。

  这些观点都是后世比较赞同的。

  李谕和鲁迅凑到校长办公室门口,听见里面胡适正在说:“校长,您的观点太过牵强附会,主观味道太浓,要我说,就像猜笨谜。”

  蔡元培并不在意胡适的批判,回道:“我的索隐全部自圆其说,影射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尤其是有清一代。而且我的索隐大都不是孤证。”

  胡适说:“校长,您的办法明显不够科学,如今是新文化新时代,不能一直用老办法。”

  祭出科学大旗,在此时是非常厉害的辩驳方法。

  蔡元培明显有些落入下风,不知道怎么回答,正好看见门口鬼鬼祟祟的李谕和鲁迅,于是说:“李谕院士,周老师,你们进来吧。”

  李谕闪身进来,呵呵一笑:“我们是路过,路过。”

  “没关系,请坐吧,”蔡元培说,“刚才胡适之博士和我聊红学,你看,现在就连研究文学都离不开科学方法了。”

  李谕说:“胡博士说的‘科学的方法’中的科学二字,我觉得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

  鲁迅也乐了:“要不是大家都听过您的讲座,还不知道您话中的典故其实是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