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李存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求月票!)_干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岳飞沉声应了一声,然后就赶紧介绍李标道:“这位是李大郎,我故人之子,现调到你营担任监军,你与他多亲近,不许胡闹。”

  虽然岳飞已经极力控制他自己了,但岳飞的话语中还是免不了带有恭敬之色和提醒岳云之意。

  岳飞对李标的恭敬,不是谄媚,而是臣子对于未来君主的那种恭敬。

  这里面丝毫孩视之意都没有。

  岳飞这个愣头青对李标如此恭敬,可见他对李标这个储君肯定是极满意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

  李标为人友爱,很有长兄为父那个劲。

  李存儿子众多,自己又没有时间管理,所以,自从李标长大,李存的那些儿女,都是李标在管理。

  而李存的儿子当中,也有不少不是省油的灯,比如那个不怕死的李杵,原来就是一个混世魔王。

  有一回,李杵和另外三个皇子,因为好奇,偷偷跑去逛青楼,结果喝多了,而跟几个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争风吃醋而打了起来,李杵他们四个仗着自幼练武,将对方十几个人全都放倒,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李存大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要将李杵他们四个丢到大理寺依法处理。

  李标得知后,以自己监管不到位为由,愿代四个弟弟受罚。

  这感动了很多大臣。

  于是,那些大臣联名求情,说李杵他们四位皇子平素并无大恶,那几个举子进京赶考,却流连青楼,还借酒滋事,不配“读书人”之名,李杵他们四位皇子对其小惩大诫,并不伤大雅。

  李存这才网开一面,只将李杵他们四个全都丢到军中管教。

  类似的事,比比发生。

  因此,李标在李存的儿女当中很有威望,大家都服李标这个大哥。

  至于那些大臣被李标感动什么的,其实都是扯蛋。

  主要是,被当世大儒教导大的李标,忠孝守礼,重视文治,不像李存这样,把文人当成工具人,用的时候就找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晾在一边,因此,文人大多推崇李标,也愿意为李标背书,说李标其仁慈天性然也,将来必为明君。

  关键,两年前,李存突然要去南巡,让年仅十三岁的李标监国。

  在群臣苦劝无果了之后,李存留下一道圣旨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然后就率领东海水军和虎贲军南巡去了。

  李存走后,李标展现出来了极专业的处理国事的素养。

  那时,很多后知后觉的人才知道,李标从十岁时起,就被李存带在身边,看着李存处理政务,甚至是看着李存处理国家大事,十一岁的时候,李存就开始教李标批阅奏章,让李标参与到处理国家大事当中,十二岁的时候,李标就已经开始帮李存批阅奏章,甚至帮李存处理简单的国家大事。

  当然,那时的李标,还是太稚嫩了,让他一个人处理国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