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7章 吐蕃战略,扁鹊后人_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7章吐蕃战略,扁鹊后人

  空旷的蓬莱殿里,李绚站在殿中,对着上方的皇帝李治再度拱手。

  “陛下,以突厥为例:北齐天宝三年,突厥汗国立,前隋开皇三年,东西突厥分裂,贞观四年,先帝灭东突厥,显庆二年,陛下平灭西突厥,突厥存世时间将近百年。”

  说到这里,李绚稍微停顿,然后继续说道:“非是臣诋毁诸将,但相比于卫国公和邢国公,朝中诸将多有不如,即便是闻喜郡王也差之不少,当年如果是邢国公领军,即便是有郭待封其人,也能稳扎稳打,不至于有当年大非川之败,故而,如今想要平灭吐蕃,当稳扎稳打。”

  李治的脸色一时间有些不好看。

  当年大非川之战,虽说原因是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但更多,还是因为他是李治的亲信。

  当年大唐第一次殿试,便有郭待封、张九龄等五人居处上第。

  之后郭待封先后在李绩,裴行俭的麾下任职,多造提拔,最后官至左豹韬卫将军,逻娑道行军副总管,加上皇帝宠信,对薛仁贵自然不服,之后便有种种之事。

  闻喜郡王便是当今兵部尚书裴行俭,薛仁贵出事之后,大唐的顶级统帅也就是他了。

  可他偏偏是邢国公苏定方的徒弟,虽然战功卓著,但是说远超先辈,但也还不至于。

  起码李治现在不好反驳,压下心中的起伏,李治看向李绚,问道:“如何稳扎稳打?”

  “首先,当一战挫败其锋,在高原之下,尽可能的杀上敌辈,”李绚拱手,说道:“若臣弟所猜不差,我朝一旦和吐蕃开战,那么吐蕃必定会以诈败为开端,然后引诱我军重重深入,最后一举切断我军粮草,逼迫我军后撤,在我们疲惫不堪之时,然后悍然突入……”

  看着李治难堪的脸色,李绚下意识的收声。

  “此种疑问,兵部当时亦曾有人提过,但亦有人反驳说,只要动作足够快,就能迅速抓住吐蕃主力,便可将其一举歼灭。”李治虎视眈眈的看着李绚。

  “这是侥幸之言,非是兵家正道。”李绚拱手,然后说道:“吐蕃多年来,虽然不断的向我朝学习,但依旧是以部落居多,除了王庭军队以外兵多都藏于各地部落之中,即便是我等能够剿灭其一支主力,但谁知道,吐蕃就无法组织起另外的主力,一旦大军深入,被切断补给……”

  “说到底,还是补给的问题。”李治总算是听明白了李绚话里话外的意思。

  李绚微微拱手,说道:“陛下,补给便是性命,补给线便是性命线,一旦补给被断,军心动摇之下,究竟会发生何种事情,甚难预料,故而需要稳扎稳打。”

  补给线就是生命线,类似的说法以前也有,但第一次明确提出来,还是李绚。

  大唐和吐蕃之战,从太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