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九章 土地政策_怒海覆清18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也同意,这跟大王亲政没有矛盾。”

  “不,蔡将军,大王要离开首里城。”向邦补充道。

  “什么,离开王城,这……这怎么可以?”蔡齐的脸色顿时变了,王都不在都城,那还谈得上什么琉球王国?

  “蔡将军稍安勿躁。”见到蔡齐的情绪不好,小尚泰赶紧起身安抚。

  “蔡将军,本王年幼,少不更事,先生博学多才,但是先生不能久留首里城,因此本王决定追随在先生身边学习。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容易,行路难,本王出去走走,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尚泰的解释并没有让蔡齐的脸上神色舒缓。

  他心中的执念就是重新振兴琉球王室。

  但是现在国王要出走,如何让他接受?

  尚云见火还没扑灭,赶紧上前补上一盆水:“蔡爷爷,王弟只是出去游学几年,我会跟着他,保护他的安全。更何况,向大人回来接替国相之位,定能够将琉球治理好。”

  “现在琉球有华族护卫军保护安全,有向大人主持政务,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蔡齐一看,原来人家都已经串联好了,就他一个人被蒙在骨子里呢。

  看样子,自己真的是老了,转了一圈,就他一个是多余的。

  “是啊,蔡将军,您老是我琉球的定海神针,您就在后面看着,要是向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向邦也说道。

  向邦知道,自己后面对冲绳的改革,蔡齐可能将是最大的阻力。

  他是仅剩的老贵族代表。

  向家的那帮人,以他的威望足以压住,但是蔡家……

  就如同元首所说,他们识趣,拿了补偿乖乖从地主转变成商人。

  要是不识趣,可能就要用点手段了。

  董良这次将琉球年轻一代的佼佼者都吸收进教导队,也不乏有釜底抽薪的意思。

  到时候这些家族手中无兵无人,光叫嚷有什么用处呢?

  受益的是占据大多数的琉球百姓,他们能够叫的过百姓吗?

  其实,向邦也曾劝过董良,在土地上能否开一条口子。

  中原的读书人,有几家不是地主啊。

  到时候,护卫军打回去怎么办?

  但是董良坚持土地归华族所有的红线不能动。

  个人只能拥有使用权,这是遏制土地兼并,中断治乱循环的唯一办法。

  至于那些出身地主的读书人,董良可以不用。

  他让手下的护卫军每一个必须要学习文化。

  就是要将军队变成学校,等再过几年,这些护卫军的战士未必不如那些寒窗苦读十几年的书生。

  那些人寒窗苦读十几年,其实学到的东西有限。

  这是八股取士所带来的教育弊端。

  而护卫军的将士们所学的东西都具有针对性。

  他们几年所学可以赶上对方十几年,这绝对不是吹的。

  只要不是在作战期间,护卫军的官兵每天都要抽空学习文化,这是雷打不动的。

  董良还专门给他们编了教学大纲。

  教学任务就由从同安掳回来的教谕还有琉球的读书人担任。

  都是按照董良设计好的内容照本宣科,只要是个读书人就能冲当这个教员。

  只不过,董良现在也只能给每个大队安排一个教员,他手中的读书人还是太少。

  董良不想再跟蔡齐纠缠。

  “蔡将军这次深受重伤,战事已了,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过段时间,我们要组织一支使团到大清的京城去朝贡,蔡大人资格最老,到时候最好能够带队。”董良道。

  安排琉球使团去大清朝贡,确实是董良的安排。

  他还需要以琉球的身份继续跟大清朝贡贸易,然后再在琉球进行转口交易,即能让那霸更加繁荣,还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物资。

  正好还能够将蔡齐给支走,到时候向邦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

  晚宴结束之后,董良与向邦、尚云、尚泰还有留守的林岳又开了一个小会。

  终于将冲绳的事情全部安排好。

  董良可以回老巢去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