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五、孔明灯(下)_大宋金手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樟山庄的这位小主人会拿出些未曾见过的东西来,若只是如此,那也不算什么稀奇。

  “若是将这孔明灯做得再大些,你说能带个人上天么?”

  他正失望间,赵与莒悠悠然地耳畔说道。

  “绝无可能,绝无可能!”萧伯朗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倒未必。”

  赵与莒微笑着说道,然后向庄客们挥了挥手:“把东西都搬来。”

  庄客们兴致匆匆地又跑回去搬东西,萧伯朗心中狐疑,目光停在另一样被绸缎罩着的东西上。他走上前,用手摸了摸那绸缎,发觉上面似乎涂了一层什么东西,原本透气极佳的丝绸,变得并不怎么通风了。

  “涂了杜仲胶。(注3)”赵与莒看着他的动作,微微笑着道。

  “杜仲胶?”萧伯朗闻弦歌而知雅意:“为了不使这绸缎透气?”

  “正是,今日你将见到真正的热气球。”赵与莒轻轻拍了一下那些绸缎。

  涂在绸缎上的杜仲胶,便是那日胡福郎在绍兴见到他时带回的东西,两个月前,他便托药商自荆湖南北二路收购杜仲胶,年后十余日里,带着孩童将之煮化再涂到这丝绸之上。

  不一会儿,庄客搬来一个竹筐和一些木架,赵与莒指挥着他们将木架架起,又将那涂了杜仲胶的绸子摊开搭在木架上,仿佛是一个巨大的雨棚一般。萧伯朗估算了一下,这块的绸缎极大,足有十五丈见方,仅做这个东西耗费的绸缎,花费便是不匪。

  “点火吧!”赵与莒又下令道。

  有人在绸子下边升起火来,火势起初不大,旁边有数人看着,因此不须担心会烧着上面的绸子。随着热气上升,萧伯朗这才发觉,原来这大块的绸子不是平的,而是缝成一个球状。

  热气越来越多,这大球也渐渐被热气托了起来,如同那孔明灯一般腾空飞起。过了小半个时辰,萧伯朗这才看出这东西的全貌。这个被赵与莒称作“真正的热气球”的东西,最上方是那涂着杜仲胶的绸缎缝成的大球,球下端是用竹片扎成的口子,热气从这口子里不断地灌进去,托起球浮起来。

  产生热气的,是口子正下方被牛筋、麻绳缚住了的一个铁皮锅子。这由敲得极薄的铁皮搭在木架子里,因为四周都被薄铁皮护着,倒不虞会被风将里面的火吹出来。

  铁皮锅子再下,则是庄客最后般来的那个竹筐,竹筐一丈见方,足够两三个人活动。萧伯朗此时已经明白,他手足发颤,忍不住就想往那竹筐里爬,却被赵与莒一把抓住。

  “我也是试试看,还不知能成与否,若是草率将人上去,出了事故却是不好。”赵与莒笑着道。

  “大郎,是否还要加火?”

  正在加火的是方有财,他回头向赵与莒喊道,赵与莒摆了摆手:“且慢,先将东西装上去。”

  被装进筐子里的是数袋沙土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