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各种内情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一来,却反倒从侧面证实了,石璞“坚守原则”,为了维护地方安宁,不得不屈从王振。

  从主动行贿的奸诈小人,变成了为顾全大局,而不得不曲意奉承的忍辱负重之辈。

  前番说过,三法司审案,并不仅仅依据于律法,还要看人心民意。

  石璞把自己说的如此可怜,就是为了让朝臣对他升起同情之心。

  主动行贿和被迫送礼,虽然行为一致,但是严重程度却不一样。

  如果是主动行贿,为了谋求工部尚书一职,那么就是石璞得官不正,自然该当罢免。

  但是若是他为了“坚守原则”而“破财免灾”,只能说是私德有亏,何况还是为了不徇私枉法。

  纵然有错,也最多是罚俸禁足,动不了他的根基。

  沉着脸色,俞士悦道。

  “石尚书所言,不过一面之词,你说你向王振送礼,只是为了让他不因你未替他办事而为难你。”

  “但是事实却是,你调任南京大理寺卿的奏疏依旧被驳回,并在四月,被超擢为工部尚书。”

  “此事,又该如何解释?”

  对此,石璞依旧平静,开口道。

  “此事,老夫没有解释。”

  “官员铨选,自有吏部而定,三品以上大员,需经由圣上御批。”

  “涉及七卿重臣,更是需由圣上亲自决断,老夫被超擢尚书,乃是太上皇天恩,其中原因,乃太上皇乾纲独断,自有考量,非臣下可知。”

  “或者,俞寺卿有证据能够证明,是王振蛊惑太上皇,将此官职授予老夫吗?”

  俞士悦神色一滞,心里却在破口大骂。

  这个老混蛋,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真的是不择手段。

  朝廷上下,谁不知道,太上皇对于王振几乎言听计从,基本上王振举荐上去的人,太上皇就没有不准的。

  但是这种话能说吗?不能说!

  七卿之位,毕竟是文臣的脸面,这种职位要是都被宦官左右,朝廷丢不起那个人。

  何况,说话是要讲证据的。

  这才是这个老混蛋有恃无恐的原因。

  想要证明他这个工部尚书是行贿得来的。

  要么,能够证明他曾经主动向王振谋求官位。

  这本来是最容易成功的一条路,但是被他用一个什么破侵地案,堵得严严实实。

  要么,就要证明,王振确实曾经在太上皇面前,为他说话,并直接促成了他的升迁。

  但是问题是,王振又不是傻子。

  这种事情,肯定是在宫里,偷偷的跟太上皇举荐。

  俞士悦一个外廷之臣,上哪去找证据去?

  知道内情的两个人,一个在土木之役被弄死了,一个还在草原不知道怎么样了呢。

  这个老滑头,果然是早有准备!

  眼见事已至此,俞士悦叹了口气。

  说到底,还是时间太久远,没有直接证据,很难将石璞怎么样。

  不过,他今天敢请廷鞠,自然是有把握能够将此事办成的。

  至于他的底气,自然是……

  “陛下,案情至此已基本明了,石尚书亦承认,自己曾向王振送礼,只是原因为何,是否构成行贿谋官,尚有争议,既如此,臣请陛下准臣,传召剩余证人上殿。”

  “准!”

  于是俞士悦转身,高声道。

  “传剩余证人进殿。”

  文华殿的大门缓缓被推开,不同于之前被戍卒押送的落魄青袍官员。

  这次出现在殿门处的人,一身张牙舞爪的红色飞鱼袍,身后跟着两个身着利落曳撒的锦衣小校。

  那两个小校,带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裳,身材瘦弱的女子,来到殿中,拜倒在地。

  “臣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叩见陛下。”

  俞士悦瞥了一旁的石璞一眼,见他脸色铁青,眉间不由浮起一丝笑意。

  这位尚书大人,不会真的天真到以为。

  单凭他一个区区大理寺卿,就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在早朝上对七卿发难吧?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