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水到渠成】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可以顺便把他们送到学校。”

  周赫煊想了想说:“这主意不错,春节过后就转校。”

  国立第十四中学在沙坪坝青木关,距离中央大学不远,再过一年半载就会成中央大学的附属学校。而原中央大学的附属实验学校,迁校时被迁到了贵州,由于距离校本部太远,后来干脆就和重庆的国立十四中互换了校名。

  互换校名一事,激起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师生们的极大愤慨。他们一向以中央大学为荣,许多优秀毕业生可以直升校本部,换校以后直接就歇菜了,许多老师直接辞职以示抗议。

  然而抗议并没有什么卵用,该换校还得换。

  周赫煊的孩子们现在去读国立十四中的话,不仅安全可以保障,而且等换校以后,十四中的师资力量迅速提升,甚至有机会接受中央大学教授们的亲自授课。

  转校的事情由周赫煊拍板决定,廖雅泉没再说什么,就是有些看马珏不顺眼,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多事儿。

  “呜呜呜……”

  就在此时,防空警报声突然响起。

  周赫煊郁闷道:“嘿,小鬼子们又来了,看来是没在成都接受教训!”

  全家人迅速躲进地下室里,很快警报就解除了,那些日机应该只是过境而已,目标有可能是宜宾或自贡,也有可能将会飞往成都。

  特别是自贡,在整个抗战期间,应该是除了重庆以外,被日机轰炸次数最多的四川城市。

  自贡在1939年9月才正式设市,但在设市之前,就已经遭到日机不断轰炸。因为这座城市太重要了,它出产一种必须的战略物资盐!

  随着临海的几大盐场被日军占领,自贡的盐业就迅速发展起来,需要负责供应周边数省的用盐需求。到抗战胜利时,中国食盐年产量为66万吨,而仅自贡的产量就有23万吨,占到全国总量的35%。

  就在前不久,自贡设市刚刚一个月,日寇就送去了庆祝大礼轰炸。日本军部甚至专门为自贡制定了轰炸计划,代号“盐遮断”,以为靠轰炸就能让自贡民心崩溃,但反而激起了自贡人的同仇敌忾之心。

  在整个抗战期间,自贡是全国各市县捐款最多的城市。这个只有22万人口的小地方,为抗日捐献了亿元,自贡首富王德谦还打破了战时个人单次捐款纪录。

  所以当以后有人提起自贡时,大家别第一反应就是郭小四或黄旭东,应该想到自贡人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再不济,也该联想到李宗吾和他的《厚黑学》,又或者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

  说了这么多废话,主要因为作者君就是自贡人,李宗吾的《厚黑学》初稿还是在作者高中母校的校长室里完成的。

  从地下室出来,大家继续吃饭,结果饭菜都已经凉了,这就是居住在重庆的烦恼之一。

  现在还算好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