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算_899_锦此一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情的。贺清宛的伤处看着骇人,实则未曾伤及筋骨,只要老老实实趴着养伤,总有痊愈的一天。

  但皇帝表面上并不迁怒于贺家,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躲过此劫。

  那道口谕的力量,是他们没能料到的。

  自从皇帝惩戒贺清宛的口谕在京城之中传开,平日里逢迎无门的朝臣一哄而上,开始连番不断地参奏与贺家相关之事。

  一时之间,奏本层出不穷,所奏之事千奇百怪。

  贺楷自是首当其冲,成了众矢之的。

  原本他一个礼部郎中,又以游手好闲为主,做得少,自然错处也少,却硬生生被挑出许多细枝末节之处。

  其中最绝的,还是他当初由正六品主事升到正五品郎中的老黄历,被人翻了出来,极尽诟病,说其考评成绩欠佳,着实不该有此越级升迁,建议圣上详查此事。

  原本那就是出自他大舅子邱永安这个驸马都尉的手笔,哪里禁得起什么详查。故而,吏部文选司和考功司的人都叫苦练练,觉得自己平白无故要被那贺家牵连……

  而贺楷的兄长贺棣,也未能幸免。

  他不过是远在山西临汾的一个从九品学正,都有不少人说他治学不严……

  最久远的参奏,则是出在贺致远身上。

  他在山东布政使参政任上的事,被一些年老无事的朝臣一一细数了出来,什么监督粮道时收受大笔贿银,去兖州府督办公事时与当地奸商勾结,等等。

  就连他早年的风流韵事,都被扯出了不少,用以证明其德行有亏。

  奇怪的是,陈年旧事被如此大肆清算,当初轰动济南城的和离之事,却丝毫无人提及。

  可见,朝臣们都不傻,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