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6章 郡望在晋阳(求全订)_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我已经在去年十一月报了进士科和武科,再过一些时日,就会入长安参考,功名利禄只需马上取,笔中夺,无需贵胄举荐……”

  虽然靠谄媚金仙公主这等皇室子弟就能获得晋身之资,但此举宛若无根浮萍,一时还能驻足,但久了,必定引以为祸。

  金仙公主所说的史师,就是史崇玄,为太平公主门客,寒门出身,现在是鸿胪卿,但在次年,随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争权失败后,史崇玄亦会被伏诛。

  唐时,想要出人头地,有三种方法,一是门荫,这种适合于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之类,真正的世代簪缨,二是科举,适合于有才学、有一定门第之人,三则是荐举制,权贵子弟向朝廷推荐贤士。

  这三者之间,属于荐举制最次等,权宦一旦倒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科举,是以朝廷为依托,谁当政,谁当皇帝,都无所谓,门荫是以世家大族为依托。而攀附权贵,入了名利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为权宦的权力作斗争,善泳者溺于水。

  历数唐初的宰相,裴炎,为明经科及第出身;张柬之,进士出身;宗楚客,进士出身;崔日用,进士出身;刘幽求,进士出身;张九龄,进士出身;张嘉贞,明经科及第出身……

  《唐国史》中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白贵想要在此世修道,和在逊清时一样,得先有个身份。

  有了身份后,不管做什么,别人都会高看一眼,做什么事,别人都会耐心、认真倾听。

  这点他早就尝到甜头。

  而从清末科举杀出重围的他,学贯中西,没道理会弱于此时的文人,求不到一个功名。

  有了功名,道途也能好走。

  “哦,你想走科举?走的还是进士科?”

  “对了,去年十一月报名,按照惯例,就是在正月二月、三月开考。”

  金仙公主神色讶然,好好端详了一眼白贵,神色犹自不信。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这个年轻道士一看,年岁和她差不多,怎么敢妄想考进士科?!

  进士科,一科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是在科举各科中最尊贵,为各科之首。进士及第的人,亦被时人称之为“白衣卿相”。

  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榜,都喜不自胜。

  “等等!”

  “你刚才还说自己打算靠武科,文武同时考?”

  金仙公主又想了一下白贵刚才说的话,神色诧异,像是在看一个狂徒。

  “公主不信?”

  白贵淡然一笑。

  今人并非不如古人,只是大多数人喜欢崇古。进士科考试的科目为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杂文两篇(诗赋)。论到时务策,他这个策论秀才是最不怕的,只是诗赋稍微弱一些,但有后来人的见识,这杂文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