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章 点燃风暴_山窝里的科技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深远可怕不足。你看看,原西南在新学培育出来的理工类人才遍地都是,但是二十年后,我们国家就没有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你再仔细看看,现在各种学科的学术论文还有新发明、新创举是越来越多,可是在文学思想上,原西南这些学校中走出一个文学奇才和大家吗?没有,他们更多的精力和心思都已经放到了研究新产品,研究新事物上去了,在物质上他们是充裕而又饱满的,但是在精神上他们是空虚地。”老师适时的制止住了两位学生即将展开的口水战,语重心长的向两位学生说到,不过话语中有些偏向同蓦。

  “老师,您说的这个我明白,现在文人越来越少,这对我们文化的传承的确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举措。但是老师您也跟我说过,我们虽然看到了李白杜甫这些文学大家那千古流芳的作品,但也看到了他们从学童时期花费了二十多载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和学习,他们用了二、三十年地时光才得以如此成就。可是现在不能和古时候相比,就是连四十年前老师所学到的知识都不能和现在相比。”

  “为什么我要责骂同蓦,因为在新学里,我们不能象古人那样全天地攻读古文,因为我们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天文、地理、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人体生理,这些基础知识就占据了我们大量地学习时间。”

  “在新学里,那里的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即将进入到知识大爆炸地年代,很多新知识、新思想、新东西将日新月异的出现。不说别的,不学物理我们如何得知彩虹是怎么样在大气中生成的,不学化学我们又如何知道当年在我家村中装神弄鬼跳大神的巫婆们是如何骗尽钱财。这些大量的基础知识冲击占据了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这是一个无奈而又必须的一个过程,我不敢想象,今后如果一个文学大家不懂为什么电池能让灯泡发光,为什么飞机能在天上飞……您说这样的文学大家写出来的东西能让世人信服吗?”

  子牧的话语让他的老师和同蓦哑口无言,子牧最后所说的的确让在坐的所有乘客纷纷点头,老者四十年前初当学童时,那时候社会还处在清朝统治的年代,虽然国外的数理知识开始进入到当时的塾堂当中去,可那也仅仅只是一些初级的基础知识。而现在四十年后,各种基础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面对那些能量转换、物质不灭定律、奇妙而又不可见的电和电波,传统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古文的确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们更喜欢在显微镜下看着生物组织细胞的蠕动,更喜欢组装出一台台地航模在天空中翱翔,在地面上奔驰,在水浪里穿梭,可以说学生们的兴趣更多的被集中到了寻找一个个探索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