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节 研制出自动步枪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需要大量的手枪子弹,步枪、轻机枪也需要大量的步枪弹药,步兵同时装备冲锋枪、步枪和机枪,就是说后勤人员必须同时准备两种弹药。

  如果把步兵武器弹药统一口径,对于各国的军工生产和后勤系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为此,从三十年代末,各国开始研制突击步枪。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把步枪和冲锋枪的特点合一,能够代替现有步枪、冲锋枪,甚至轻机枪的一种武器。

  1938年,德国黑内尔公司受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制自动步枪的工作,开始研究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无法有效解决现有毫米毛瑟步枪弹在连续射击中的稳定问题。但是,随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自动步枪的研制受到了德国军方的重视,研制速度明显加快。由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提出用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代替原有×57毫米毛瑟步枪弹,这是划时代的观念。

  1941年经过反复实验后德国研制成功一种×33毫米步枪短弹。这种子弹长度比原有毛瑟步枪弹缩短三分之一,使得枪的后坐力大大减小,解决了自动步枪无法连续准确射击的技术瓶颈。

  在研制生产上,元首和施佩尔的作法是引入竞争机制。为了加快研制步伐,元首和施佩尔让卡尔-沃尔特公司也介入研制自动步枪。黑内尔公司坐不住了,连续加班一个月,于1942年6月,制造出了使用×33毫米步枪短弹的50支样枪。稍后,卡尔-沃尔特公司也不甘落后,研制出50支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枪械专家的严格测试,最终黑内尔公司的MKb42(H)步枪由于综合性能的优越而中标。

  →→→→→→

  施佩尔洋洋得意地解释道:“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枪弹击发后的火药气体被导出枪管,进入导气管驱动活塞带动枪机动作,完成抛弹壳,子弹上膛,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延伸到枪口附近。可选择单发、连发射击模式,由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机匣等零件采用冲压工艺制造,易于生产成本较低。”

  戈林打断了他的话:“亲爱的施佩尔工程师,这是政治局会议,不是董事会。时间这么紧,大家都饿着肚子呢。我们不想听具体的数据报表,你只须要说出射程和射速就行了。”

  施佩尔解释:“射程有500米,射速定在200发。弹匣里能装30发子弹呢。”

  希姆莱一脸的不以为然:“弹匣容量30发子弹就把你乐成这个样子了,人家苏联的波波莎弹匣能装71发子弹呢。”

  “那是冲锋枪、手枪弹。再说,波波莎装弹超过65发就容易卡壳。”施佩尔耐心地解释。

  凯特尔粗声粗气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