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节 勾心斗角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希特勒向占领区派出了专员,这些专员名义上归罗森贝格的东方部管辖,实际上直接对元首负责。驻奥斯兰的德国专员是海因里希?洛什,此人对三个波罗的海国家赋予极其有限的自治权,对罗森贝格也比较尊重,所以奥斯兰的大部分地区却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

  但是,元首派到乌克兰的专员科赫却是个活灵活现的魔王,他极其蔑视东方事务部里的同僚以及他们研究乌克兰问题的那种书生气十足的态度。他于1941年12月5日在基辅宣称:“我们是主宰民族,必须始终记住这一点,即最卑贱的德国工人在种族上和生物学上都比这里的居民要贵重一千倍。”

  因此,有计划地迫害乌克兰知识分子,以使乌克兰人民丧失他们的领袖,压制乌克兰民族主义的一切表现,并为德国的利益拼命剥削农民,这就是科赫的政策。结果至1941年底,乌克兰成了殖民地区。有一则电影镜头是科赫政策的写照:在1941年夏天,两个少年站在路边向德军摩托车手献花,到了冬天,这两个少年作为抵抗德军的游击队员出现在纪录片镜头里。

  科赫与罗森贝格水火不相容,达到了无法共识的地步,两人为农业政策吵得不可开交。在科赫看来,乌克兰完全是一个榨取对象,应当用纳粹官员代替布尔什维克官员来进行掠夺,并应让苏联的集体制度保持原状。罗森贝格则认为,不废除可恨的集体农庄,不对农民分配土地,就决不可能使乌克兰人站到德国人一边,热情地为德国人工作。两人对待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也大不相同。

  由于武装部队仁慈的干预,乌克兰的宗教复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时采取了改组教会的步骤,包括在解放了的乌克兰为自治教会任命了一个管理员,即卢茨克和科威尔那个自封的大主教波利卡普?西科尔斯基,以及在基辅、日托米尔、波尔塔瓦、基洛夫格勒、卢勃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比亚瓦—采尔珂夫分别任命了主教。

  可是,德军并没有发布过正式的宗教自由的通告,因为这类通告应该由民政当局来发布。罗森贝格指示科赫写一份这方面的通告,被拒绝后央求这位不听话的下属不要去干涉教会的重行开放、教士的授职,以及宗教仪式的举行,受到科赫的反唇相讥:“亲爱的部长先生,你应该加入乌克兰的东正教。”把罗森贝格气得浑身发抖。

  两人到希特勒跟前告御状。希特勒认为乌克兰在占领的第一年里能提供三百万吨谷物,在第二年里至少能提供七百万吨,担心把土地分成农民的自耕田以后,会使德国人无法控制农业的生产,因此,希特勒明显偏向科赫,让这个前火车司机更加胆大妄为。一次酒后,他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