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节 中国记者与长沙大捷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指向一个地方,结果好几个女郎都站起来了。“穿红衣服的。”他着急地喊道。其他人坐下了,两个穿同样颜色的女记者仍然站着。隆美尔脱口而出:“那个乳.房大点的那一位。”

  大.乳.房女记者站起来了,她首先向隆美尔抛了个媚眼,然后才提问:“我是瑞士日报记者。请问阿道夫?希特勒先生……”

  李德当即打断了她,指着旁边的阿里总统说:“这位女士,我有个提议。现在我们身居伊拉克,这是人家的地盘,所以第一个问题应留给东道主总统先生。”

  阿拉伯记者们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女记者很快转变了话题:“我是瑞士日报记者。请问拉希德?阿里?盖拉尼先生,你在德国人的支持下重占了伊拉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当前伊拉克局势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库尔德人要求独立的传言?能否谈谈今后的伊拉克走向?还有……”

  “请谈主要问题。”隆美尔适时打断了她。毕竟给元首当过卫队长,什么场面都见过,因而显得从容不迫。

  阿里总统搞政变应该得十分,打仗得五分,应付记者只能得二分。他吭哧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回答:“我先纠正一下。你刚才说的那个……德国人占领伊拉克的提法不妥。应该是解放。”

  “是吗?那么请问总统先生,你担任总统是否是被解放的产物?”

  阿里总统一下子无言以对。这句看起来平平平淡淡的话里隐匿着巨大的陷阱,他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幸亏元首接过话题替他解围:“刚才这位小姐说得很对。阿里总统重新执政,当然离不开友好盟友的帮助。我想说的是早在1941年春天,伊拉克人民就高举起反对英国殖民的旗帜,英勇投入战斗。事实上,阿里总统自己解放了自己。”

  “我是德国《人民观察家报》记者。请我的元首阐述一下中东政策。”一位胸前戴着党徽、脸上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问道。

  李德就帝国中东政策发表了人所共知的长篇大论。德军进入中东,不是为了传播纳粹党的教义,也不是为了传播欧洲的文明,也不完全是把阿拉伯人民从英国人手里解放出来。完全是因为战事所需,跟踪追击。

  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在战争中你们会发现这种现象:为了打击敌人,往往要走很远的路,其实那些地方对帝国没有一点用途。”接着他花了十分钟时间谈了间接路线。

  “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商场、情场上,也就是说在任何竞争中,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这就是间接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