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5节 向美国亮起复仇之剑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开行动,击沉这里的一切商船,还有军舰。

  第二阶段,在美国加强防备后,将潜艇战扩大到北自加拿大、南到巴拿马的北美海域。

  第三阶段,针对整个美洲海岸采取行动。

  邓尼茨把攻击美国的行动代号叫做“击鼓行动”,元首取消了这个平平淡淡不温不火的代号,取了个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字——“海上坎尼会战”。

  经过反复演练,邓尼茨在8月中旬拿着对美作战计划追到伊拉克找元首批准。当时,对美战争一触即发。希特勒不仅批准了计划,还命令他马上进行战役准备。

  1942年8月15日,海军发布对美作战动员令,22日,发出一级战斗警报,8月26日,德美宣战,德国海军亮起了复仇之剑了。

  邓尼茨向散布全球的潜艇部队发出战役命令,受够了美国军舰的气,早就憋足了劲的德国潜艇如蛟龙出海,从各个基地气势汹汹地杀向美国:六艘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港启航,三十三艘安装了最新声纳回波探测仪的潜水艇从法国港口出发,三十五艘在大西洋浴血奋战的远洋潜艇立即掉转方向朝北美洲进发,印度洋上游弋的七艘潜艇转向九十度奔向美国西海岸,正在戒备直不罗陀英军的地中海舰队的六艘潜水艇调转180度,全速驶向太平洋东岸。

  为了彰显新近征服的武装力量,德军新组建的东方海军也加入了远征。七艘德国波罗的海舰队的潜水艇驶离喀琅施塔得军港,进入北海,与四艘来自摩尔曼斯克港的德国北冰洋舰队潜艇汇合,然后追赶远征美国的德国潜艇尾巴。塞瓦斯托波尔港德国黑海舰队的七艘苏制卡秋莎级潜艇困龙出海,偷偷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经红海进入浩瀚的大洋,直奔目标:美国阿拉斯加。

  另外,还有三艘驻扎在伊拉克乌姆盖萨尔军港的德国潜艇驶往夏威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港口是一年前为了向苏联转运援助物资,由盟军花费几百万美元修建的,德军进占伊拉克后,成为袭击盟军的前进基地。

  1942年9月中旬,首批的三十九艇潜艇到达了美国东海岸,然后分散开来,奔赴各自的海域。艇长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运气。战争在欧洲已经打了整整三年了,珍珠港事件也过去大半年了,但是,他们在美国碰到的一切让他们感觉似乎世界上根本没有战争,没有一点战时的状态。海岸线上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措施,油船、货船毫无顾忌地自由航行,船上灯火闪烁,莺歌燕舞,军官们在无线电话筒里随意地谈论着各自军舰的位置、航线和运输的货物。从缅因州到迈阿密州,导航灯和导航标像往常一样亮着,各个港口、村庄和海岸风景点也都华灯闪现,歌舞升平,一片繁忙景象。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