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_大楚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毫无意义。

  而想要大多数的人赞成迁都,其中的关键就是实力最强大的昭景屈三族,以及需要获得江淮贵族的支持。

  而想要说服他们,光凭他这个楚王,就有许多事情不方便说。

  这就需要一个说客。

  想起说客,熊槐猛然想起令尹昭雎的学生黄歇来。

  黄歇这人熊槐已经期待了多年,他本是黄君的庶子,没有继承权。

  当初太学建立,熊槐要求各地举荐学子来郢都时,黄歇便被他父黄君派到了郢都。

  当初黄歇初到郢都,年纪尚青,熊槐虽知道他,也保持了关注,但却并没有打扰他成长。

  等到他在太学扬名,等到拜师昭雎,等到他正式行冠礼后,熊槐这才将召到身边用事,充当传令的谒者。

  经过几个月的了解,熊槐已经确定,他现在身边的这个黄歇,肯定就是后世的春申君了。

  虽然现在黄歇刚刚行冠礼没多久,但既然有了才能,那就可以试着予以重用了。

  熊槐心中略一沉吟,立即吩咐道:“来人,召谒者黄歇来,寡人要见他。”

  “唯。”

  不久,黄歇来。

  “大王!”

  “嗯。”熊槐看着面前的自信中略带一些丁点紧张的弱冠青年,顿时一阵出神,此刻,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见到屈原的时候。

  两人同样的年青,同样的博学多才,同样的口才了得,同样的风采过人。

  不一样的是,屈原天赋异禀,看书只需看一遍便可,人人称赞他博闻强识。而黄歇不同,他先在太学苦读数年,苦读众多经典,再加上诸子熏陶,学识已然出众,然后又拜昭雎为师,极大的增长了见闻,这才能在学问见识上赶上同样弱冠之龄的屈原。

  同样,二人虽口才了得,但屈原更擅长外交辞令,出使他国,从不让楚国受辱。而黄歇则不然,就他在太学的情况来看,他更多的是擅长辩论,说话有理有据,气势磅礴,让人佩服。

  同时,屈原的思路犹如天马行空,看问题犀利敏锐,窥一斑而知全豹,从细微的变化就能透彻背后的变局,同时,屈原书生意气极重,撞破南墙也不回头。

  而黄歇评论天下事全都入木三分,看问题总是从全局入手,心有天下,眼有各国,更重要的是,黄歇更懂得变通。

  或许,论才情,十个黄歇加在一起都不如屈原,而论大局观,十个屈原加在一起都不如黄歇。

  当然,两人最直观的不同,就是屈原比黄歇更顺眼三分。

  此时,黄歇立于楚王面前,这是他第一次得到楚王单独召见,心中有些激动,也有一些期待。

  只是,他在楚王面前站了许久,却不见楚王开口。

  微微一抬眼,他便见楚王背对身后的地图,目光似乎有些飘忽,好像已经走神的样子。接着,他又看到楚王身后的地图上,齐宋魏三国地图上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