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章财政!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的行政费用,打西征之战的军费,给官员放俸禄津贴,赈灾,移民,基础设施建设等。

  加起来支出总数,几乎达到了接近一亿七千万块银元。

  幸亏大汉近年来的财政状况良好,税收年年攀升,较之前明,翻了好几番,总数几乎是加了个零。

  这才没让朝廷财政出现什么大的赤字!

  毕竟前明时期,一年的税收连带银两加实物,总数也能有个一两千万两白银。

  大汉因为各种改革,每年的税收都在不断的攀升!

  再加上明年,大汉全境的三年不征政策就到期了,大汉的财政收入又将会再增长一个台阶。

  至于说大汉的税收比前明多了那么多,会不会让民间百姓无法谋生。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汉的各种税收政策,都是较为合理的,大多数增加的财政收入,多是出自商贾富户身上。

  要知道大明朝其实还是很富裕的,穷的只是朝廷和普通百姓,各种藩王勋贵士绅商人一个个肥得流油。

  大三角贸易一年那么多的黄金白银都运到中国了,怎么可能穷的了。

  大汉的税收增长点,大部分都在士绅和商人身上。

  至于说前明的藩王和勋贵,大部分都死在了战乱中,没死的都在凤阳圈禁着呢。

  自然,他们的财产也全部都是大汉的了!

  至于说对普通小民百姓的税收,大汉较之前明可是降低了不少的。

  当然,由于大汉清查丁口,清丈田亩,以及政权深入乡村。

  所以即使是大汉废除了苛捐杂税,正税的税收比例也降低了,总数较之前明也是增加了两到三倍。

  并且,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汉每年能从工商上所得到的税收,也是在逐年增加的。

  现在农税在大汉所有税收中的占比,已经从占据绝对大头,降低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并且,刘易打算过几年,等大汉的工商发展到全凭工商税收,便能够供应国家财政所需之后,就把农税给废除掉。

  给天下农民减负!

  总而言之,现在大汉的财政是很健康的,每年财政收入不断递增,还能达到收支平衡。

  绝对超过了这个时代地球上九成九的国家。

  毕竟现在这个时空,欧洲的那帮老铁们正三十年战争打的热闹,哪个国家能没向商人借点国债?

  从现在开始,只要刘易不搞什么大工程大动作,大汉的财政就要逐年宽裕起来了。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大汉皇家科学院,已经将蒸汽火车给整了个试验机出来。

  现在正在南京城外铺设铁轨,准备进行试验!

  等蒸汽火车试验完毕,大汉就要开始修铁路了。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别的不敢多说,哪怕是第一阶段刘易只是在江南建设一个简单的铁路网,都是一个不吝于大运河或是长城的大工程。

  朝廷要投入多少花费,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