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2章 沧海桑田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匠,希望她们能实地考察一下,找出解决之道。

  即使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孙策还是有些后悔,不该将黄月英、秦罗安排在这艘船上。万一出了事,大吴的造船业就真的塌了半边天。

  战鼓声雷鸣,在四艘战船的全力牵引下,楼船总算有惊无险的经过了珍珠滩。

  孙策松开手,悄悄地吁了一口气。黄月英含笑瞥了他一眼,转身和秦罗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说着什么。秦罗一边听一边点头,毫不掩饰眼神中的钦佩。

  “还是妹妹聪明,这么快就想出了办法。”

  “也没有啦。”黄月英嘻嘻一笑。“运气好而已。”

  听说黄月英想出了办法,孙策也很兴奋,顾不得天子尊严,连忙追问。黄月英谦虚了几句,把方案说了一遍。

  从这次航行的体验来看,大型战船不用牵引,仅凭自身的动力根本不可能逆水而行。用战船牵引是个办法,却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战船本身也要抵抗水流,能够提供的牵引力非常有限。

  如果战船是固定的,就像水中的那些礁石,不怕水流冲击,岂不是可以将所有的动力都用来牵引楼船?

  黄月英的方案就是在礁石上建几个大型的绞轮,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绞轮,再带动绞轮上的绳索,牵引楼船。因为绞轮是固定的,可以尽可能的做得大一些,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如果必要,还可以加上人力、畜力,总之可调整的空间很大。

  虽然还没测试,但孙策觉得这个方案可行,至少比用纤夫或者战船牵引更有效。

  “大匠就是大匠!”孙策挑起了大拇指。看来这次带她们来是对的。

  有了解决办法,所有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桨手们经过休息,再次加速,向秭归城而去。

  ——

  孙策看过地图,也听潘华介绍过,秭归县城和丹阳城离得不远,但直到他亲眼看到两座城,才知道这两座城靠得有多近。

  两座城之间只隔着一道亭下溪。

  虽说名字叫溪,但亭下溪一点也不窄,就是一条大河,水流也挺急。

  可想而知,随着夏天到来,这亭下溪就是一道小江。

  亭下溪与长江也有些不同,那就是更不适合大型战船驶入。

  在长江南岸,与丹阳城相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城。这座城虽然不大,地势却极险,两侧都是溪水,背山面江,易守难攻。

  站在楼船上,孙策能看到城上的蜀军战旗,甚至能感觉到蜀军的好奇心。他忽然心中一动,命人将楼船靠近南岸,就近看看城上的蜀军将士。

  楼船转向,缓缓向南岸靠去。为了减轻自重,船上只有桨手,除了十几个水性特别好的虎士和羽林女卫和必备的传令兵、旗手,几乎没有一个甲士,所以楼船上看起来很平静,没有一丝杀气。

  赶过来护航的几艘战舰就不同了。麋芳知道孙策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