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0章 文和计_策行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都不是他们能应付得来的,交给别人也不行,欺上瞒下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贾诩请二人入座。“文优先生游历南阳,大开眼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做法。比如讲武堂……”

  牛辅连连摇头。“讲什么武啊,关东书生才需要这些,我们不需要。”

  “我们是不需要讲武堂,但是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建讲文堂啊。”

  “讲文堂?”牛辅和董越一头雾水,四只大眼瞪着贾诩。

  贾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所以孙策要建讲武堂,培养下层军官,凉州人大多习于战阵,不需要讲武堂,但他们缺少学识,不擅长理政,把政事交给关东人又怕被他们骗。所以贾诩想了一个主意,从军中挑选几百个年轻机灵的,让他们弃武学文,等他们能处理政务之后就把他们派到属下的各县做令长,或者安排给各营做参谋。这些人都是凉州人,信得过,也能作战,做了县令县长就能成为他们的爪牙,帮他们控制好地盘,再也不用担心被外人蒙了。

  牛辅一拍大腿。“对啊,这个主意好,我怎么没想到?并州八郡九十八城,也就是一百多人,加上刺史府、太守府,最多两百人而已,关东人不听我们的,我们就用自己人,还放心。”

  董越有些担心。“来得及吗?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他们拿刀砍人还行,让他们拿笔写字……”董越连连咂嘴,觉得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正因为难,我们更要做,要不然永远被关东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关东人为什么看不起我们?就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离不开他们。如果我们自己培养人才,他们的县令、县长做不成了,还敢这么嚣张吗?”

  “可是读书不易啊,没有几年苦读,很难成才。”

  “我们又不是培养博士,要那么多学问干什么?能看懂公文、能算账就够了。我估计一年半载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有人学得好,再多读些经也未尝不可。”

  董越想想,还是觉得不靠谱。“文和,虽说只抽调两三百人,可是能读书的年纪不能太大,还要聪明,这可都是各营的精锐,一下子抽出这么多人,战力会受影响啊。”

  “放心吧,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两三年之后,这些人培养出来,再让其中一部分返回军中,各营战力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牛辅不解。“为什么说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大战?”

  贾诩捻着胡须笑了起来,淡淡地说道:“如果你们是袁绍,你们愿意攻并州,还是愿意攻豫州?”

  牛辅和董越恍然大悟,交换了一个了然于心的眼神,哈哈大笑。牛辅搓着手。“文和啊,还是你聪明,害得我白担心了这么久。”

  贾诩收起笑容,眼神变得凝重起来。牛辅、董越见状,也下意识的收起笑容,竖起耳朵。贾诩的目光从他们脸上扫过。“这两三年时间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不管最后谁是胜者,都会将并州作为目标。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必要的时候还要平衡一下,让他们别那么快分出胜负。”

  牛辅连连点头。“照眼前这形势,孙策恐怕不是袁绍对手,我们要不要出太行,捅袁绍一刀?”

  “不,我们不仅不能捅袁绍一刀,还要向他示好。”贾诩抚着胡须,微微一笑。“只有让袁绍安心出征,我们才有机会从中得利。他不南征,并州和河东就危险了。”

  董越大笑,指着贾诩说道:“文和,你太坏了。”

  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