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猜疑_黛玉义姐不好当[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年前,前朝几代皇帝昏庸,使得中央朝□□败,各地吏治不堪,国朝外敌环伺,更兼连年天灾,民生凋敝,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注

  大周高祖皇帝自陕西、山西一带起兵,先攻占西北三省,又将西南诸地纳入麾下。在有了四川后,高祖皇帝以四川、陕西、山西三地为屏障,对内积极招兵买马,增强实力,对外则与已经称帝称王的各诸侯联盟,终于推翻了前朝统治。

  历经十年征伐,高祖皇帝于金陵称帝,国号大周,年号应天,大封诸将为王公,其中以北静郡王、西宁郡王、南安郡王、东平郡王四家最为功高,皆封为异姓郡王之爵,乃中原千百年来未有之隆恩也。

  高祖皇帝称帝时,西北、西南、江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已被攻占,唯有东南沿海和北方诸省尚有零星碎地仍有反抗。加之西北有西胡,北方有瓦剌,东北有渤海国,沿海还常有倭寇海盗侵扰,高祖皇帝便命将原有军队改建为宁西军、安海军、平东军、镇北军四大军,交由四位异姓郡王执掌兵权,镇守四方。

  后高祖皇帝亲征瓦剌,使瓦剌诸部再无力大肆进犯大周,镇北军因此被裁撤。

  为震慑瓦剌残部和东北渤海国,高祖皇帝又迁都燕京,三次亲征不对大周称臣的渤海国。

  但渤海国与大周接壤处地形险要,有密林、高山、沼泽,易守难攻。前朝末年国力衰落,无暇顾忌东北,渤海国在几十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人口繁盛,武器精良,工商业发达,又占据地利之便,早非弹丸小国,而是真正能威胁到中原统一的大国了。

  三次亲征皆无功而返,高祖皇帝含恨而逝。

  高祖皇帝几次亲征,消耗了大量国力,连年征战使得国困民伐,大周皇帝三次亲征皆与渤海国互有胜负,也激发了渤海国的野心,不但时常派兵到大周边关示威,且在两国相交时,态度也越发倨傲。

  先帝初登基,知大周急需休养生息,不能再轻易与别国起战事。他便命在东北边关加派兵力,虽不主动出击,也不能让渤海国入侵大周分毫,也命加强西北东南两地的戒备。

  开国时封的“四王八公”几家,虽第一代皆已年老离世,但第二代在先帝初年尚还有许多能臣可用,为先帝出力不少。

  几十年里,平东军驻扎辽源省和直隶边境,屡次抵挡了渤海国的进犯。平东军中出现了许多猛将。渤海国也知大周非其能轻易战胜的。

  正直先帝年老,诸王争位,今上登基,两国因此有了长达二十年的和平,边关百姓世仇仍在,却也与渤海国有互市往来了。

  渤海国此次主动派使臣来,要与大周修好,还是大周开国以来的第一次。

  两国之间毕竟打了几十年的仗,胜负未明,双方都想有朝一日能拿下对方的国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