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三章 推恩令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恩!

  三子开国建社稷!

  整个宣室殿一片寂静,没有一位朝臣开口应答刘襄的话。

  群臣听完刘襄的话,心中掀起万丈波澜,不禁感慨,皇帝好手段!

  先让他们围绕燕王继承的问题进行探讨,等到他们争论不休、无法得出统一结论时,皇帝再以维护汉家社稷和刘氏宗亲的理由,提出将燕国一分为三,让群臣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万事开头难,若是在燕国王位继承问题上开了个头,其他诸侯王的子嗣恐怕就会争先恐后的将燕国之事宣之于众。

  以民间舆论逼迫自家父王效仿燕国之事,将封国平分,使得自身未来也能成为一方诸侯王。

  庶子的地位向来低嫡子一等,即便是皇家也是如此。诸侯王哪一天嗝屁了,庶子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新王随便给分一点家产,全凭自身努力生存,熬上几代人,家族后代也就沦为市井俗人了。

  即便是嫡子,待遇也远远比不上能继承王位的嫡长子。若是他们能够与嫡长子一起平分自家父王的封国,除嫡长子外的嫡子和庶子们肯定是万分乐意的。

  然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代二代还好,可到了三代四代,原有封国就被这一脉的诸侯王子孙分成一个个小封地,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没有臣子敢第一个开口,都在等着其他人开口。能跪坐在宣室殿的臣子头脑都不简单,他们都懂这个“推恩”会对诸侯国的未来造成致命伤害。

  这可是会吸引诸侯王的火力的坏差事,诸侯王不敢找天子事,可不妨碍他们找臣子的事。

  “陛下圣明!臣以为此举极为妥当,既可维系刘氏宗亲感情,又可拱卫汉家社稷。”

  低头不语的群臣,听到有人出声赞同,无不侧目观之,想要看看是何人如此有胆识,敢做第一个附声赞同之人。

  出声赞同刘襄话语的正是绣衣都尉朱昕,看到是朱昕后,群臣也不觉得吃惊了,绣衣都尉干的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情,自然不怕被刘氏诸王怨恨了。

  绣衣都尉掌管绣衣卫,通过五铢钱盗铸与淮南王谋反两件大事,绣衣卫威名远扬,朝臣提及绣衣卫无不胆战心惊,恨的牙痒痒,却不敢出口谩骂。

  “臣亦以为陛下此法妥当,此仁德举必会被天下人夸赞。”张苍附声道。

  张苍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虽说仍然精神抖擞,可说不准哪一天就挂了,他也要为自己的后代考虑,让自己家族不至于中道衰落。

  而这世上最大的靠山无疑是皇帝,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家族的命运。

  张苍如今也做了一年右丞相了,对刘襄有所了解。张苍坚信刘襄这位年轻皇帝以后的成就不会逊色于始皇帝,高皇帝,故而在这个时候冒着得罪刘氏诸王的风险支持皇帝的决策。

  “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