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儿当从军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西市

  郎官周亚夫带着十几名羽林卫在一处墙上贴告示,不少百姓发现后簇拥了过来。

  待告示贴好后,周亚夫转过身对着围观的士兵朗声道:“诸位乡老,朝鲜外藩不守我大汉制度,无视大汉天威。包藏祸心,每年从我大汉燕地与齐地利诱百姓前往朝鲜国,我大汉百姓一旦到达朝鲜国,便迫为奴隶,进行惨无人道的压迫。”

  “阻挠马韩,真番等藩国入朝天子,大肆扩充军队,暗中勾结匈奴,其谋反之心已昭然若是。几日前,其使臣朝见天子,以蛮夷之礼辱我大汉天子,天子雷霆大怒,将朝鲜使臣尽数下廷尉大牢,决意灭朝鲜国,扬大汉国威。”

  “我大汉征朝大军不日将出发前往朝鲜,凡年过二十,有服兵役经历,非家中独子之男子,皆可前往征朝大军处报名,征战朝鲜军功都会记录于册,待战后依军功封赏。”

  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的,汉初,民17岁傅籍(登记),成为具有兵役义务的待役人员,称为“正”。“正”20或23岁起役。轮流应征,服现役两年。一年在本郡为材官或骑士、楼船了;一年赴京师当卫士,或到边郡充戍卒。

  汉朝军训制度较为严格。军队除演练射御、骑驰、战阵之外,每年秋季都进行教阅,又称“都试”,并按成绩优劣进行奖惩。边郡则常有太守“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这种训练带有实战演习的性质。

  军需供给军队的武器、铠甲、粮食、马匹,均由国家统一提供。国家设有专门的武库,长安城中的武库是国家最大的贮藏兵器的中心。

  这种预备役兵制下,使得汉朝有着充足的后备兵源,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能迅速组建一支充满战斗力的军队,对四方蛮夷发动战争,扩张领土。

  这种预备役兵制,西方近代普鲁士王国才第一个在欧洲推行。借助预备役兵制,使得普鲁士陆军战力提高,有了“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的说法,从而打赢三次王朝战争,击溃当时欧洲最强的法国陆军,建立德意志帝国。

  “天子希望此次征战朝鲜能够速战速决,故而征兵时间比较短,若有报名参军意愿,尽快报名。”周亚夫继续叮嘱道。

  说罢,在羽林卫的护送,周亚夫走出了人群,也没有讲什么鼓励百姓踊跃报名的话。

  只因为汉朝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有功必赏。每次发生战事,男子都会踊跃参军,参军是大多数男子改变自己身份地位最直接的方式。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在战场上立下的军功够多,土地、住宅、美女、爵位都不是问题,运气好点,说不定能跻身成为上层勋贵。

  汉家男儿皆有弱冠系虏请长缨的豪情壮志,不畏前方危行,与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