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七章 奉天承运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元二年,秋九月

  刘襄以体恤民情为由,率领三公九卿一干公卿大臣巡视关中,这一次出行的仪驾可以说是刘襄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规模。

  仪仗队规模浩大,公卿奉引,将军参乘,太仆御。以刘襄乘坐的天子六驾为中心,前后对称地配备12个仪仗队,车驾齐整、阵仗鲜亮、旌旗飘扬、鼓乐齐鸣,队伍的组织十分严密,每一个人的位置和穿着都是明确规定好的,多而不乱,庞而不杂。

  虎豹骑和羽林卫负责护卫天子的安全。羽林卫兵一手持重盾,一手持雁翎刀,按照顺序整齐排列,虎豹骑兵手持长戟站在最外侧。

  一路上百姓看见天子仪卫卤簿,内心深处升起了敬畏之心,纷纷下跪行礼。

  这日正在马车中休息的刘襄被远处中声音吵醒,不由的心生不满。

  “前方何故喧哗?亚夫你去看看。”刘襄拉开车帘对着旁边骑马的羽林中郎将周亚夫淡淡说道。

  “是!”周亚夫恭敬道,立刻骑马去前方查看。

  不多时,周亚夫赶了回来,对着刘襄的御驾恭敬道:“回禀陛下,前方百姓正在渭河畔祭祀太一神。”

  刘襄闻言,拉开车帘沉声道:“命令众人停止前行,着三公九卿与朕一同前往祭祀太一神。”

  “是!”周亚夫恭敬道,立刻去通知三公九卿,太仆夏侯婴服侍刘襄下马车。

  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作为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西汉中期以前,由于各个地域供奉崇祀的对象大多是本地的神灵,故而民间信仰的地域文化认同问题非常突出。

  如南方楚地主要信湘君、云中君等,东方齐地主要信奉“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西方主要信奉白帝少昊,而各地又各自供奉本地的社神等,这些神分别是各自所从属地域的民众长期历史地形成的共享性神灵。

  而太一神原本是南方的地域性神灵,随着砀泗楚人集团成为汉朝权贵阶级,太一神也入居汉庭,而之前备受尊崇的中原华夏五帝却成为太一的臣属,太一神慢慢演变为了最高神。

  为了国家大一统的稳定,统治者大力宣扬太一神促使大汉百姓形成统一的信仰,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强烈渗透下,太一神至高无上的身份与地位逐渐被各地民众所接受,成为他们共同的信仰对象。

  “阿衡服箱,太一载行,逃时历舍,所之吉昌!”

  “太一置酒,乐正起舞,万福攸同,可以安处,绥我鲵齿,指空无饵,不利为旅!”

  刘襄临近百姓祭祀太一神之处,聆听着百姓歌颂太一神的话语。

  “陛下驾到!”谒者仆射朗声道。

  听到谒者仆射的声音,还在河边祭祀的百姓看到了迎面而来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