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酿酒_汉威天下之刘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秋收活动就以刘襄训斥群臣而结束,刘襄幸亏平时还有锻炼,才没有出丑,不然都不好意思训斥群臣。

  回到宫里后,刘襄吩咐下人将自己收割的粟碾成小米,给自己煮一碗粟米粥尝尝。

  “磨快点,庖厨还等着呢!一会耽误了大王用膳,有你好受的。”

  “大人放心,这个去壳很快,马上就好。”

  两名杂役对话着,地位低的那个杂役边说边指挥着驴磨着粟,很快就把粟分成了糠和小米,地位高的杂役连忙送到后厨去了。

  “大王!这是您亲自割的粟米做的粟米粥。”白业恭恭敬敬的端给刘襄。

  “哦!寡人尝尝。”

  “嗯,闻着真香!”

  “不错!不错!今年的粟米真的不错啊!”刘襄边喝边说道。

  “没错!这几日各郡都是大丰收,常平仓的粟粮堆的快要溢出来了,祝大人正为这件事情发愁了。”白业道。

  “哦,看来朝廷今年推行的《贵粟论》的政策很成功啊!百姓都踊跃交粮,只要坚持下去,百姓的生产积极性一定会更高的。”刘襄点了点头道。

  “不过那么多粮食堆在仓库里也是浪费啊!还是要利用起来的。”刘襄心中思考着。

  “有了,用来酿酒吧!”刘襄忽然想到了个主意。

  《汉书》当中记载,西汉时期的酿酒情况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现在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比较低,一般就十几度左右,喝着并不怎么尽兴,没有高纯度的蒸馏酒。

  在宋朝之前,中国的武德还是比较昌盛的。汉承秦制,秦人的耕战精神也被汉人继承了,如果有烈酒的话,想必会大受欢迎的。

  酒在三代是作为祭祀用品存在的,东周时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到了西汉时期已经成为市场上常见之物。

  酒业在西汉有了蓬勃的发展,武帝为了筹集军费首创“榷酒政策”,垄断酒业,可见西汉时酒业的利润是很可观。

  汉代的权贵们自然也是非常好酒,汉高祖刘邦在天下基本平定与未央宫建成之后“置酒雒阳南宫”与“置酒未央前殿”大宴诸侯群臣。

  高祖十二年十月,刘邦平英布叛乱,移驾北归,路过沛县时,“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足见汉初宫廷宴会饮酒频繁。

  “白业,传祝午和魏勃两位大人过来,就说寡人在文景台请他们喝粥。”刘襄道。

  “是。”白业转身离去。

  现在刘章和驷钧、朱昕在长安,许文在邯郸,刀间在广陵,留在临淄的只有祝午和魏勃了。

  “大王!”魏勃和祝午两人恭敬一礼道。

  “两位来了,快快落座。”

  “来人给两位大人上粥!”刘襄道。

  立刻有侍女端来粟米粥,两人连忙接住。

  “谢大王!”两人道。

  “快尝尝吧!一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