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南北风物殊 不得不许耳(上)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在城门之外,主要是收麦羊马等大畜生。三个“市”中,与县内街上一样,皆是人来人往,挥汗如雨。

  喧哗、热闹的程度,谷阴与江陵不同,两县的人物风情,亦大不相类。

  谷阴城中,唐胡杂处,各族胡人、西域胡人在谷阴所占的比重很大,街上、市中是随时、随处可见,但江陵城中,却是几无胡人的踪影。便是有那么一二胡人,穿戴的也都是唐人的衣冠,除非他们开口说话的时候,才能从他们的腔调中,听出些许与唐音不同的地方。

  江陵近郊的乡里,与谷阴县外的乡里也不太像。

  谷阴县外,除了农田,水草丰茂,还有牧场,江陵近郊,却虽河水纵横,然而牧场之类,却是一个也无,立在高处,放眼远眺,远近都是翠绿的麦田、稻田。农人们在田中辛勤地忙着农活,和风拂面,水气四溢,带给人以一种慵懒而满足之感。

  逛了两天的江陵县城,第三天,张道岳不肯逛了。

  他对黄荣说道:“江陵这天气,风吹的人懒!县里逛一圈,县外走几步,日头晒得我都昏昏欲睡,哪里比得上咱陇州的天高气爽!就算炎暑,那大太阳晒下来,热归热,也是红红火火!叫人出一身汗,大呼痛快!你们要逛,你们逛去吧,我是不逛了。”

  陈矩的性子,略像其从父陈荪,不怎么喜欢说话,抿着嘴,瞧着张道岳抱怨,只在一边乐。

  黄荣到底是一心都在政治上,居然从江陵的天气,联想到了江左朝廷对待北伐的态度,拈着胡须,说道:“江左温潮,消人心志,非仁人志士所宜居也!无怪朝廷南迁江左以后,日渐以来,却是甘愿偏安於此,少有志复中原的英雄出现了!”

  张道岳说道:“桓荆州,算是志在光复中原的吧?”

  “数遍江左朝中诸公、各州方镇重将,只怕也只有桓荆州一人是心存此志的了!”

  陈矩这时插口说道:“莘公志在规复中原,桓荆州可谓是与莘公志向相投,有道是英雄相惜,这大概也是莘公看重桓荆州,数遣使来与他一再通好的原因吧。”

  张道岳瞥了陈矩眼,笑道:“老陈,说了半天话,你不吭声,你这一吭声,就是拍莘公的马屁。莘公又不在这里,你这马屁,恐怕是白拍了!”

  陈矩神色不变,笑着说道:“我这话怎么是拍马屁呢?我这是诚心所言。”问黄荣,说道,“黄公以为,在下所言可对?”

  黄荣的黑脸上露出点笑容,说道:“老兄说的很对!”

  三人谈谈说说,黄荣见张道岳不愿再逛,逛了两天,他也有点吃不消江陵潮热的天气,遂就说道:“张君今日不愿再逛,那今天咱们就歇一歇。反正城里、城外,咱们大概也都看了一遍,回去谷阴后,也能向莘公禀报一下江陵地方的风物人情了。……既到江南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