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 奠定底蕴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自己的后脑勺:“有……有什么不对吗?或是职说错了什么?”

  “你说的很对。”吕哲微笑着请苏烈就坐,他走到主位的长案后坐下。“烈,我们再等等。”

  等什么?苏烈越来越迷惑了。他是十分着急地想来提醒主将,以免使陷入困境的己方因为某些疏忽而踏进绝境。他看了一下胸有成竹的主将,慢慢的将情绪稳定下来,心想:“看来是杞人忧天了,我都能发现这个破绽,主将怎么发现不了呢。”。他现在最迷惑的已经不是什么破绽,而是吕哲明知道为什么还在会议上说出那样的布置。

  此时此刻,吕哲心里其实挺意外的。他真的没有想过会是苏烈这个看去憨厚的人,会第一个跑过来提醒。

  明知道有那么大的破绽吕哲还在会议上那么说有自己的目的,他与这支军队中的军官们接触的时间很短,对什么人有什么样的性格或许清楚了一些。但是哪个人有什么才华多大的才华却根本就不知道了。

  现在真的可以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句话来形容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在这种现状下以损失惨重的姿态打胜瓯越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百越人拿的是什么兵器,很少有金属武器大多是棍棒之类的,士兵又是由山民组成。如此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而偏偏呢。几乎全是拿着金属兵器的吕哲军,哪怕是少于敌军一倍,竟然打到伤亡过半的份上才获得会战的胜利。

  吕哲的部下拿的是锋利的兵器,要是击中敌人几乎是非死即伤的下场,百越人的棍棒却是无法一下就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势。

  不是一加一等于几的算术题,而是战场上只要不是一击必死或使人失去战斗力,那么挨一下再反击几乎会是老兵的选择。就是这样了,还打得那么惨,难道还不够丢人么!

  是什么样的情景造成那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士兵们不了解军官,军官不了解士兵,乃至于军官都不了解同样是军官的同僚。可能很惊讶,不过是一件实事,除了吕哲能叫出所有军官的名字,那些军官根本连有些同僚叫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的一支军队,基本上别想有没有经过吕哲调动的配合,他们内部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糟糕。然而就是这么糟糕的内部环境,吕哲竟然能够调动起来并且获得胜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军官佩服并愿意服从的原因。

  吕哲坐在主位没有闲着,他正拿着一杆笔快速在竹简上书写着什么。

  说到笔,蒙恬现在已经改进了毛笔,并将改进的毛笔称呼为“狼毫笔”。

  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这是崔豹在《古今注》中所描述的。

  说实话,狼毫笔并不是狼的毛发来做的笔,那是一种羊和鼠的“毫”来做成。要真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