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一章_重生之小玩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史。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我来自中国。

  而我们中国以前研究历史,总是说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点,从东西方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也确实很有多证据,印证了这个观点。

  两千多年前,当西方世界大量出现诸如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大师的时候,在中国也成群结队地涌现出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对中国文明发展奠定文明基础的人物,东西方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步入了理性的光辉。再到近代,随着西方科技理论的发展,西方世界在18世纪前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牛顿、法拉第甚至爱因斯坦这样的优秀伟大的科学家,而在中国,则出现了大量的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文史专家,这些人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乃至思维模式。最后就到了现在,当美国出现了亚马逊、谷歌和MSN的时候,中国也随之诞生了阿里巴巴、百度和QQ,当前年一个名叫扎克伯格的学生在他的大学宿舍里弄出facebook后,中国也有一个学生,也就是本人,依靠吹牛逼跟他的傻大胆老板一起搞出了微博。

  各位,你们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我在想是不是等再过几年,在我以前读书的学校里,他们就会把我的画像挂到墙上。我的左边是孔子,我的右边是爱因斯坦,在不远的地方,还有毛泽东和斯大林。”

  底下的观众有一次发出轻笑。

  秦风不间断地说道:“其实我不是在开玩笑,因为我这么说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像微博和facebook这样的社交工具,确实有着改变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力量。让我们继续来说说人类发展的历史。

  我们都知道,人类文明的起源标志,应该是文字。文字的出现,使得我们的信息交流和知识经验得以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播和积累下去。而人类文明的几次飞跃式发展,其实都和信息交流渠道的改进,有着直接的关系。先是文字,然后是承载文字的纸张,再然后是印刷术。但一直到这一步,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依然还存在着空间上的壁垒。

  一些信息想要在东西方之间流通,需要靠付出大量的人力,依靠多种交通方式,不断地缩小空间上的距离,才能最终从一头到达另一头,但即便这样,很多时候,信息还是会在中途遗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之后,人类发明了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才从以空间为载体,变成了以时间为载体。那么现在,当家庭电脑实现全球化的普及,当互联网通讯正成为全人类的主流通讯方式,以后我们的信息传播,又会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将来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我的理解是,将来的信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