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顶多来回二十次,也不过能挣到两升米。两升米是多少呢?百分之二石,公斤。

  可是,这样的报酬,莫说码头附近的百姓,就连县衙里的衙役都有些跃跃欲试——没得办法啊,穷得太久了。

  糜家船队的负责人是糜家的家生子,唤作糜安。他听到关小七的嘶吼,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价钱也太低了点。不过同为黑心商人,他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现在复兴社和糜家商号已经紧紧的联在了一起,复兴社省钱,就是给糜家商号省钱。

  “小七兄,这里的力夫有多少?”

  “惭愧啊,安兄,只有两百来人。”

  “怎么才这么点人?这得卸船到什么时候?”

  “没得办法啊。这涪陵郡的人口确实太少了。而且,现在是八月,山上的稻谷熟的晚,这会儿才成熟。所以现在正是涪陵郡的农忙时节。小弟也是把赏格提高了一倍之后才招募到这么点人。”

  这种我都看不下去的力资还是提高了一倍的?你要不要再黒一点?

  “哎,好吧,看来今晚我是要睡在这里了。呃……敢问关太守现在在哪里?我家家主有亲笔信一封。”

  “这个可真对不住了。我家家主前两日已经进山去了。”

  “进山?又去捕猎?”

  “这个倒没有,现在捕猎的事情已经由赵家公子全权负责了。我家家主是去找人了。”

  可以说,随着复兴社的成立以及各项工作的铺开,关仪的小幕府各个成员不得不重新进行了分工。

  虽然张遵一再要求自己继续负责捕猎工作,但在关仪看来,这种不顾惜底层士兵生命的残暴分子是不适合独立掌军的。他把张遵踢给了廖勇。两个人一起负责郡兵和商社护卫的训练。

  赵毅性格沉稳,武艺也不错。关仪拨了两百人给他,以后捕猎的事情由其全权负责。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秧子孙刚被分配到了圈舍,专职养猪。

  心思细腻的李密主抓桐油作坊生产。

  在姜维的幕府里锻炼了多年,而且作为谯周的弟子,学识渊博、精通政务的陈寿接管了涪陵郡的所有庶务。

  而关仪则带着马过、简单以及一百多个护卫,一头扎进了武陵山脉之中做起了拆迁大队长。

  这里的拆迁,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关仪知道一旦解决了原始资金,那么以后自己的产业肯定会越做越大,相应的需要的地盘会越来越多。所以,以涪陵县为中心,初步计划一年之内,方圆五十里的山头,都要切实的掌控住。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五溪蛮村寨,就需要搬走。

  另一方面,一旦复兴社的各项实业发展起来之后,他会缺乏大量的人手。现有的汉民也就这么点,怎么变都变不出花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吸引深山里的五溪蛮人走出来,进入自己旗下的各个工坊。

  所以,现在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