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大人的骄傲与陈大人的脚步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浅笑说:“老爷今晚神态宛如当巡检时一般的气魄。”

  本来在担心李佑打肿脸充胖子的关绣绣也发现了这点,问道:“难道夫君在府衙里扭转了乾坤?”

  李佑得意的点点头,抄了一句名言表达心声:“终难逃余之一握也。”

  又侧身对刘娘子道:“为夫说不定能给你挣回一份诰命,以后别人要把你叫作夫人了。”

  惹起屋里一阵惊呼。

  “明年,全家搬到府城去!”李佑豪气干云道。

  时光飞快,转眼景和六年就成了历史,随着景和七年的到来,李佑的寿诞也到了。他的生日很凑巧,恰好是一月一日元旦这天。

  对此李父唉声叹气道,生错了,真生错了,当初产下小二时也不曾想到他会作官呐。

  如果李佑飞黄腾达了,做寿可以大操大办,广延宾客,顺带收礼收到手软,惯例习俗都是如此。

  可是一月一日正逢新年,李佑脸皮再厚也没法叫别人不过年来给他庆祝生日…于是这传说中的寿诞孝敬真的变成了传说。况且过年时候,别人也不敢乱给乱送,不然有冒充李大人的长辈给压岁钱的嫌疑。

  要说过年也实在乏善可陈,对于李佑来说只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李氏的孝子贤孙、李家老爷和李知事即可。

  大年三十先去西水镇宗祠祭祖。李佑作为本族唯一官员和今年最大闪光点,位置上十分有优待,不管是生前的排位还是死后的牌位,估计还会被画个乌纱官袍像挂在祠庙里激励后人。

  然后李佑回县城家中坐定于堂上,家中下人挨个来磕头并从李老爷手中领取过年赏钱。

  到除夕夜,一家*吃大喝守岁兼给李老爷庆生就不赘述了。及至第二日元旦,李佑这种官员和普通庶民的新春习俗差异就显出来了。

  一般百姓的习俗是穿梭往来走亲戚,但李知事需按另一种习俗行事,他要先去拜同城官员,这是官场规矩。又因为他在本县官场上年纪最小品级也低,所以从陈知县到同级前辈都得去拜过,遇到不在家的就留下拜帖。等拜完了虚江县几位官员,李佑又赶往府城去给王同知拜年,嫌来回路程麻烦也必须要去。

  幸亏这虚江县和府城如今一共也没多少官员,李佑还算轻松。若是在京城这种天上随便掉块石头就能砸到几个官的地方,官员过年是极其折腾人的,甚至要派仆役随从当替身分头去给大学士、尚书们送拜帖,反正那些大佬们也不会真接见他们。

  在官场应酬完毕,李知事才正式开始给亲朋好友拜年,亲友们纷纷对此表示理解。尤其是那些有幸运儿被李佑选中准备带到府衙填充吏职的亲戚家,更是倾尽家中所有款待大恩人,导致盛情难却的李佑吃东家喝西家,日日大醉,在酒中一直泡到了初十。

  按说李佑该去府城上衙了。但如今府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