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战争的号角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辞拒绝。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日军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等人,指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同时中*共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的进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日军见暂时很难占领卢沟桥,便进行“现地谈判”,一方面想借谈判压中国方面就范,另一方面争取调兵遣将的时间。

  “现地谈判”使日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同时也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日军已达6万人以上。

  日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在7月25日、26日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被宋哲元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同日,日军参谋部经天皇批准,命令日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中国,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

  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日军陆军中将香月清司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各界人士在日军的猖狂进攻下空前的团结起来,全国全民族抗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久,国民政府依据国防会议精神,参照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拟成《战争指导方案》并《作战指导计划》两份文件,有决定成立大本营,以军事委员会为大本营统帅部,推蒋中正为海陆空三军大元帅,程潜为参谋总长,白崇禧为副参谋总长,领导全国抗战。

  随后国民政府又颁布全军战斗序列,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战区,计为:第一战区(辖区:平汉、津浦两铁路线)司令长官蒋中正(兼),下辖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团军,由宋哲元、刘峙以及卫立煌为集团军总司令,合36个师7个旅又4个团。

  第二战区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