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难熬的一天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旅即日起转移到察绥边界的苏木山进行隐蔽性训练,而陶林警备旅则是转移到凉城岱海一带修整训练。此外骑兵集团继续留在塞北自由行动,密切监视日军驻蒙军的行动,暂时不要返回大同。另外,从101师、222师、独立第七师各抽调一个步兵团,然后以营连为单位分散到防区各个县乡帮助各县组建县大队、区小队以及民兵小组。

  这样一来六十一军摆在明面上的部队就只剩下101、222、独立第七师这三个不满员的步兵师以及警卫团、防空旅这两支直属部队了,虽然这几支部队加起来依然超过了6万人,相比起一个甲种军已经远远超编了,但是想必这点兵力应该在老蒋容忍的范围之内。

  12月13日,这一天对于陈锋来说是极其难熬的一天,历史上正是这一天日军占领了南京城,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也由此开始了。尽管这两天国民政府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的报纸上都刊登了日军准备在占领南京后实施大屠杀的阴谋,但是陈锋不敢肯定日本人会不会终止他们的兽行。

  直到晚上十一点,南京失守的消息还没有传来,这让陈锋稍稍松了一口气。

  陈锋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的那封电报令老蒋临时改变主意,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向城内的守军下达撤退命令。

  没有老蒋的命令,城内的守军也就不会仓皇撤退了,要知道历史上第一道撤退命令并不是由蒋介石亲自向唐生智下达的,而是蒋介石通过江北的顾祝同转告唐生智的,顾祝同要唐生智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但是唐生智自己曾力主固守,现在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后责任难负,因而要求必须先向守军将领传达清楚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离。当晚,蒋介石致电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才于当夜与罗卓英、刘兴两副司令长官及周参谋长研究后,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遂于12日凌晨2时许召集参谋人员制订撤退计划及命令。

  也就是说,南京保卫战如果不是蒋介石命令守军撤退的话,唐生智等人是不敢擅自撤退的。更为重要的是,南京城最后的结局固然是守不住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日军想要占领南京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历史上唐生智下令撤退时,南京并没有被日军攻破,这是南京保卫战最大的悲剧之一。12月12日日军不但没有攻进城,甚至没有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外地区。12日凌晨的具体情况是中华门方向没有失守;光华门方向,日军进攻,城外的87师261,260旅的阵地“屹立不动”。87师的中山门阵地也没有丢;水西门方向受到的压力较小,守军是51师306

  请收藏:https://m.biquge7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